地方債成經濟鴉片 官員兩會被問臉色突變

人氣 4

【大紀元2014年0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在中共兩會上,地方債問題也成為熱門話題,人們關注地方政府背著的巨額債務怎麼還,以及哪些地方政府會破產。地方官員面對媒體的詢問瞬間變臉,「風險總體可控」成為眾口一致的台詞,在舉債和發展之間,地方政府試圖尋找平衡。按照先例,地方政府一旦出現問題,中共當局將動用國民財富填補窟窿。

地方債成鴉片 官員欲罷不能

2013年中共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共政府性債務接近20萬億元,儘管「風險總體可控」,但局部存在的風險也很突出,而這其中,市縣級政府成為了債務規模最為龐大的集體。

中共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是兩會上的熱門人物,他頻繁地被媒體追問,地方政府背著的巨額債務怎麼還、哪些地方政府會破產。董大勝通常會回答到,中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他也表達了擔憂:一些幹部政績觀扭曲,為了單純追求GDP或城市大變樣,盲目舉債,借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還。

董大勝表示,地方政府債務飛速膨脹既有片面政績觀的驅動,也有缺乏有效監管的放縱,在某種程度上,地方債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的「經濟鴉片」,欲罷不能。為了幫助地方政府「戒毒」,有必要加強遏制地方政府債務擴張。

同樣,地方政府官員被問到地方債問題的時候,也是回答:「地方債務風險,總體是可控的。」這與中共審計署的審計報告口徑一致,這是兩會期間地方官員對於地方債務最統一的標準台詞。

有時,要獲取「風險可控」這幾個詞都不可能。據《第一財經日報》3月12日報導,有些地市級主政官員一被問及地方債務的問題,往往臉色瞬變,甚至有的沒聊完就匆匆離開。於是,「地方債」成為快速終止一場官員訪問的最熱關鍵詞之一。

為規範地方舉債,中共審計署曾建議中央,要把債務風險納入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而中共政府工作報告也已經提出,要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推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

中央會不會兜底 地方心裏沒底

於是中共中組部下發了《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解決一些地方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新官不理舊賬」等突出問題。宣佈要把地方債納入官員的考核指標之內,就算已離職的官員,亦可能被追究借貸的責任。

地方官員謹慎談地方債,背後並非都是因為債務規模。他們面對今年中央制定的7.5%的經濟增長目標,同樣在如何找到「適度舉債」和「經濟增長」之間的平衡點,和中央會不會兜底產生了困惑。目前,地方官員對於地方債的糾結,在於他們一方面渴望獲得更多發債的權限,一方面又在擔憂風險兜底的問題。

有地方官員稱,如果過度舉債影響發展,這就需要有個尺度。地方政府現在是兩難,要麼不發展,要麼就是過度舉債,這其中找平衡是很難。簡單靠地方政府償還債務也很吃力,中央應該統籌安排債務如何償還,畢竟地方政府借了這麼多錢也對中央做了很大「貢獻」。

中共用全民財富填窟窿 民眾最終買單

中共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黃建初表示,地方已經積累了龐大的債務,蘊藏著相當的風險。從現在的情況看,能夠控制的也只是地方政府公開發行債券這一點,但地方政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通過城投公司等融資平台,以企業債的形式舉借了巨額的債務,去年經過漫長努力,也才僅僅摸清了地方債的大致底數。

在中共的體制內,一旦下級政府出現債務危機情況,中央政府勢必要出手相救,在這種情況下,犧牲的是全體納稅人的利益,雖然掩蓋了一時的風險,卻可能累積成中國全範圍的系統危機。

1999年,中共政府成立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一年之間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先後收購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1.4萬億元。這些不良資產的產生有些是政府干預的結果,有些借款主體本身就是政府下屬部門和企業,剝離的不良資產實質上就是無法清償的地方政府債務。

資產管理公司的註冊資本由中共財政部核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貸款的資金來源包括劃轉中共央行發放給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部份再貸款和發行金融債券,實際上是中央政府通過直接出資、發債以及隱性貨幣化方式對債務進行了處置,風險最終承擔者是全體中國百姓。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中共地方債務報告出爐 最富東部省欠最多
地方政府押寶國資證券化 再啟股市圈錢閘門
外媒:2014是中共凶險年 將現重大變局
中國經濟開局不利 專家指增速將減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