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台灣服貿殷鑑不遠 何止香港CEPA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03月25日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牽涉台灣18項產業(64項細目)、逾14兆營業額、超過三分之二(285萬)服務業就業人口,如果中國讓利且讓大利,為甚麼台灣民眾要反對?那表示對台灣民眾而言,經濟發展不是有錢就好,有比錢更重要的事。更何況純以經濟數據來看,服貿協議的前車之鑑太多了。

例如2003年中國與香港簽訂的CEPA(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今年剛好滿十年。CEPA簽署時,港府一再宣傳CEPA的利多,尤其鼓吹就業人口的創造,事實如何?

在製造業方面,CEPA強調港貨零關稅輸往中國可讓港資重返香港,進而創造就業機會。可是CEPA這十年來,根據香港勞工處統計,製造業就業人數,從CEPA簽署後,掉到16萬餘人,十年後的今天,再掉到10萬餘人出頭。原本香港在80年代,製造業就業人數高峰時多少人?有近90萬人。

在服務貿易業方面,CEPA從最早相互開放18項服務業領域,到去年擴大到73項,但結果又如何?據近三年統計數據,港資在中國創造了超過4萬個就業機會,中資僅幫香港增加4千個職務。

苦果還有基尼係數。據統計,CEPA簽署後,香港基尼係數一路走揚,到2012年達0.537,是所有已開發國家與地區中,貧富懸殊最嚴重的。這也顯示,當初CEPA宣稱受惠最大群體的基層港民,其實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關於貧富差距,台灣同香港。據統計報導,全台低收戶數及人數,由2010年第2季的107,626戶262,403人,上升至2011年第1季的110,682戶268,428人;在實施新制社會救助法後,2013年第一季低收戶及人數達到142,166戶345,365人。台灣貧富差距擴大現象始於何時?簽定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

因此就算不借鑒香港CEPA,台灣與大陸架構類似的ECFA也早已說明問題。如出一轍,ECFA簽訂時宣稱能吸引廠商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但ECFA生效之後,根據統計,台灣的實質投資率,在2011年衰退到17.2%,僅次於2009年15.6%的歷史第二低記錄。

服貿協議不是不能簽,只要平等互惠,更要看和誰簽訂。中國就市場而言是大國,但人權法治卻是中共治理下的落後大國。

中國對台灣雖開放80項產業,許多項目超越其他外資待遇,法治,兩國的公司法有差異,中資在臺灣輕而易舉取得控制權,但是台資在中國不可能。至今,台商在中國遭到資產一夜之間易主的血淚教訓,仍不斷上演。不獨中小企業,去年台灣百貨龍頭SOGO四川成都店不也發生半夜被掃地出門的惡性事件?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共對台灣開放中國市場,台灣卻對中共打開國家大門。中共對13億中國人都不講人權法治,何況2,300萬台灣人?更何況285萬服貿就業人口?

總而言之,跟中共簽約簽再多等於沒簽。中共是一個不正常的政府,因為中共的背信和不擇手段超出人類想像。台灣民眾都知道中共政權的不可信,絕不可因一時貪念而跟中共簽上這條不歸路。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共發起反美聯盟不對稱戰爭
周曉輝:從習視察軍醫大學看布林肯訪華成效
袁斌:950億美元援外,美國再次為文明國家撐腰
夏林:誰能告訴我氣候變化的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