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工耳蝸 英40歲先天失聰女子獲聽力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新編譯報導)一位患有罕見疾病Usher 綜合症的四十歲英國女子喬安.梅爾那(Joanne Milne)先天失聰,20多歲的時候,病魔又奪去了她的視力。上個月,英國醫療人員幫梅爾那進行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經過四個星期的手術恢復,醫生啟動人工耳蝸,梅爾那生平第一次聽到聲音。

梅爾那第一次測試人工耳蝸裝置的錄像在網上傳播。這是她生平第一次聽到聲音,激動萬分的梅爾那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喜悅的淚水還是奪眶而出,她幾乎無法呼吸。她說這是自己生平最激動的時刻,也是其人生改變的重大事件。

在醫生打開耳蝸時,她先是說:「很奇怪的感覺。」然後馬上又說:「太奇妙了!」

喜出望外的梅爾那止不住激動的淚水,她一直哭了很久。她說自己要學會識別各種各樣的聲音,在大腦裡建立起聲音庫。「生平第一次聽到聲音居然如此令人動情,從打開電燈開關,到流水的聲音。」「我止不住淚水,我知道這將改變我的生命。」

梅爾那雖然生下來就為病痛所苦,然而她一直努力過積極有益的人生。因為先天失聰,她把幫助別人如何應對相似的病痛做為自己的使命。

梅爾那知道突然能夠「聽」到,對一些先天失聰的人未必是好事。她的一位朋友在裝了人工耳蝸後,受不了嘈雜的聲音,一個月就頭髮變白。但是梅爾那還是決定親身嚐試,她的朋友特里梅因.克羅斯利(Tremayne Crossley)感佩她的勇氣,幫她聯繫上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節目。他還應她的要求,幫她選合適的音樂。

梅爾那的故事感動了很多普通人,大家為她高興,也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健康。

人工耳蝸也稱人工電子耳,適用於嚴重失聰的病人。與普通助聽器的工作原理不同,人工耳蝸分為兩部份,植入耳中的部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將信號傳導給大腦,戴在耳朵上的聲音接收器與普通助聽器大小相當。這樣聽到的「聲音」與平時聽到的有所不同,患者需要一些時間來逐漸適應並識別不同的聲音。

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統計,截止2012年12月,全世界有32.4萬人試用過人工耳蝸,其中有嬰幼兒,也有成人,一般多在發達國家。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上海市場的助听器有38%不合格
為聾啞人幵發的3G電話
愛與歌聲打造聾啞人的未來
北京聾啞人深夜拚命呼喊 60多人逃離火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