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埠攤販抗議事件跟蹤報導(二)

市消費局:執照不可轉讓 李宗保:執法不公不平衡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本報上週報導,曼哈頓華埠華裔婦女尹春為患病需要照顧的丈夫鄭智輝守攤,因經營執照在丈夫鄭智輝的名下,尹春被警方以「無證經營路邊攤」的罪名多次逮捕。另有華埠攤主上廁所、親戚代為守攤也遭逮捕,這類事件最終引發華埠小攤販的抗議。

警方究竟是嚴格執法還是濫用職權?記者日前採訪了市消費局的第一副局長(First Deputy Commissioner)琵科女士(Alba Pico)和為華埠小攤販打抱不平的松柏之家董事會主席李宗保, 他們陳述了雙方的觀點。

紛爭未平,白思豪新近委任的消費者事務局局長本週一已走馬上任,她就是與華埠及中華公所關係密切的朱曼寧(Julie Menin),事件再現新轉機。

普通攤販執照 要等20年以上

紐約市非飲食類流動攤販執照歸消費者事務局(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管理。理論上經營執照的申請很簡單,但30年前紐約市對攤販的數量設定了限制,要排隊申請,當前全市範圍一年的流動小攤數量控制在大約2,700至2,800個之間,其中有853個普通攤販執照,沒有營業執照的攤販會被逮捕。

琵科女士說,限量的「普通攤販執照」早已發完,排隊等候的已經超過20年,因此自1993年起已停止接受新的攤販排隊申請。普通攤販執照不可轉讓,即使丈夫生病,也不能轉讓給妻子,唯一的例外是退伍軍人,退伍軍人本人過世後他們的配偶或生活伴侶可以不受限額的限制。

琵科女士又說,攤主離開攤位時,按規矩要把攤收了,或者用塑料布將貨和價錢都蓋住,然後再移開塑料布,展示商品,「即使是上廁所由親戚代為看守,也不能讓消費者看到商品。」總而言之一句話,攤主不在時「禁售」,展示商品也不行。

李宗保:「執法不公 執法不平衡」

但是李宗保想改變這種狀況 。他認為市消費局處理小攤販問題的方法不夠寬容、缺乏人性,保持法律尊嚴之餘,也應照顧老弱及不通英文的新移民等弱勢群體的困境,這些人沒有偷盜搶劫,只不過是頂替一下生病的親人,做一些小生意,對治安沒有太大妨礙,為何不留出矛盾的釋放通道?

「這麼多賊、這麼多打劫的不抓,專門抓這些無辜幫人看守攤檔的,當刑事罪用手銬銬走他們,明知這個女人的牌是老公的,她兩個兒子這麼小,一個月抓她9次。全世界可能只有在紐約,有人是因為上廁所被抓的,在家里是否也要洗完碗再去廁所?這樣的法律根本不人性、不合理,應該改變。」李宗保說,尹春堅持替丈夫守攤,自食其力做小生意謀生,不去領救濟,不應被視為犯罪。

與此同時,距離程飛攤位不遠的報刊亭主Jerry Delakas,本來被消費局認定無證經營(前攤主的轉讓無效),每天罰100美元累計罰款37,000元,但是Delakas找當地居民、市議員甚至警員為他證明,還有白思豪為他說情,消費局最終將罰金減少到9千元,並給了他牌照,讓他的報亭重新開張。李宗保認為,既然Delakas能拿新牌照,以公平起見,春銀也應該獲得同樣待遇。

朱曼寧上任消費局局長 事件現轉機

目前布碌崙的州參議員高頓(Martin Golden)已經出面為春銀寫求情信,請求消費局將程飛的攤販執照轉讓給春銀。李宗保表示,他還將繼續找任何他能找到的民選官員幫助。

紛爭未平,來自曼哈頓下城的朱曼寧(Julie Menin)被市長白思豪委任為消費者事務局局長,5月5日正式上任。曼寧出身律師,曾擔任第一社區委員會主席7年,與華埠及中華公所關係密切,去年她競選曼哈頓區長時曾獲華人的廣泛支持。

曼寧(中)曾擔任第一社區委員會主席7年,與華埠及中華公所關係密切,圖為去年曼寧在中華總商會董事長于金山(右)陪同下訪問中華公所主席吳國基(左)。(蔡溶/大紀元)

曼寧曾表示,她是一個「尋求解決問題的人」,911後為了華埠和下城地區的經濟發展,她做了很多努力和計劃。此番上任消費局局長,她將如何對待華裔攤販的訴求?對於「鐵面執法與人性需求」之間的矛盾平衡她能否給出新解?引人關注。

(責任編輯:Aric che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