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失蹤抵押品踢爆中國金融鏈的脆弱

人氣 1

【大紀元2014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人們對中國金屬抵押借貸的信心再受到侵蝕,對於這個國家巨大的信貸系統的信心也是如此。當局和銀行,包括渣打銀行和中信,都在調查是否青島港口交易商使用同一批銅和鋁來抵押獲得多筆貸款。失蹤的抵押品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是可能被證明是中國最脆弱的環節。

路透社下屬的《突破觀點》網站6月12日評論說,用倉庫收據抵押借貸的做法很常見,也很有用,並且不僅僅存在於中國。常常,一家銀行從交易商手中購買金屬,但是交易商承諾六個月之後買回。在迷戀硬資產的中國,它從一個促進貿易的方式演變成一個獲得投機性融資的方法。當記錄過期或文件作假,就有可能發生欺詐,就像青島發生的事情一樣。

直接損害看起來是可控的。跟青島可疑貿易有關的銅可能最多2萬噸,大約1.4億元價值。交易商在轉移他們的貨物到其他被視為監管更好的港口。一些銀行可能不得不核銷債務,或將它們標記為高風險。但是假設這些銀行仍然希望中國從優對待他們,因此他們不太可能對於港口糟糕的控制進行太多抗議或急劇收回信貸。

但是虛構抵押品是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在2012年,曾經有鋼鐵貿易商也使用同一批金屬抵押獲得多筆貸款。另外一件類似的欺詐案件是,在2011年,木材公司嘉漢林業因為編造作為它的主要資產的樹木庫存,受到賣空者的衝擊。青島的問題暗示,外國銀行沒有能夠吸取以往的教訓。

中國可以不要外國銀行而繼續運營,但是它不能沒有抵押和信心。那些東西支撐著爆炸的非銀行借貸,包括信託和銷售給個人的投資產品,根據巴克萊的估計,它們的規模已經達到GDP的三分之二。銅和鋁的價格透明並且容易交易,而煤礦,房屋或購物中心就不是這樣了。如果本應精明的銀行都掉入陷阱,那麼其他人就更應該感到緊張了。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花旗銀進出口貿易融資債權證券化商品准行
中國公司債務違約頻發 信貸風險失控?
金融信貸分析師:我愛神韻!
金融時報:宋林情婦給瑞信及瑞銀大業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