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華人社區投訴少 警民關係融洽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依瀾紐約報導)警民關係是紐約市目前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根據紐約市民事投訴評估委員會(Civilian Complaint Review Board,CCRB)的報告,2014年紐約市警民關係有所改善。2014年警察收到的投訴比2013年減少23.9%。

和全市其他分局比較,華裔社區對警察的投訴量一直不多。2014年,負責華埠、法拉盛等華裔社區的警察收到的投訴也比往年降低。設於華埠的第五分局警察被投訴11次,比2013年的23次減少52.2%。法拉盛109分局被投訴的次數也比2013年減少50%。布魯克林日落公園72分局減少18.5%。

溝通第一

華人社區對警察投訴少,一方面是因為華人遇到問題很少投訴,另一方面也與社區多年與轄區分局良好互動有關,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華裔加入紐約市警察的行列,華人比較集中的法拉盛、中國城和八大道,都有華裔警察。

「警局有華人警員,就好溝通」,中華公所主席伍瑞賢說,「比如開車,華人警察可以和司機溝通,不會一上來就開罰單,這樣就避免了起衝突,也減少了投訴。」

法拉盛發展中心主席傅鶴鳴則表示,法拉盛是新移民社區,與當地文化有所不同,對於新調來的警察,分局與社區也會告訴他們這個社區的特別情況,新移民帶著本土文化前來,警方也必須了解一下。

伍瑞賢舉了第五分局的例子,五份局警察經常走訪社區。比如:夏天有商店把蔬菜擺在門口,遭居民投訴。社區警員就去走訪,會先與商家溝通,如果溝通一、兩次後還不聽勸告,才會開罰單。同時,在五分局的警民會議上,有什麼問題可以講出來,再看看有什麼辦法解決。

新移民要用法律解決問題

法拉盛是新移民聚集區。傅鶴鳴說,有些華人以前往往被法律欺負,不敢碰法律,有事情就吵架、打架,而美國人用的是法律,不是吵架解決問題。他說:「(美國)有一個很不同的觀念,在美國警察就是執行,不跟你討論、講道理,在法庭上才講道理的,所以有些華裔可能就要在警察執法時跟警察講道理,這是不同的。」

伍瑞賢也建議華人,如果拿到罰單或被執法,不要大聲辯論、粗言惡語,不要太激動,否則警察會很戒備。如果不會說英語,就說「No English」,慢慢講清楚。有些執法(如罰單)是能上訴的,若上訴解釋清楚,罰單可能被取消。

此外,傅鶴鳴還建議社區華人要多和警察互動,每月舉辦的警民會議以及每年8月舉辦的警民同樂日,任何人都可以參加,可以促進警民聯繫。警局的社區聯絡員也會參加華裔社團的大型活動,他們也願意跟居民接觸。

責任編輯:鐘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