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選》美食重「真善美」 警覺食安

鍾元臺灣臺北

人氣 283

【大紀元2015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2014《飲食文選》新書發表會暨八周年紀念茶會,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主編焦桐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美食是好的食材、碰到好的廚師,用心仔細的操作。」焦桐談美食重視「真善美」說:「好的食材是真和美,碰到好的廚師是善,也具備了美;用心仔細的操作是態度;另外,若有朋友來共享也是一種美。」

韓良露2014年11月出席活動資料照。(鍾元/大紀元)

臺灣兩位美食家驟逝 韓良露遺憾:人生「真善美」,善做得還不夠

《飲食文選》八周年紀念茶會現場,特別展出這八年來收錄文章次數最多的八位作家,包含焦桐、韓良露、韓良憶、劉克襄、張北海、林嘉翔、楊子葆、鄭培凱等。前些日子逝世的韓良露也出現在這八位飲食文學家之列,出版社也延請韓良露的妹妹韓良憶接洽有鹿文化事業出版公司,協助展出她《台北回味》裡寫飲食經驗的段落,以供與會者緬懷飲食文學界的大家。

2014《飲食文選》新書發表會暨八周年紀念茶會,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並請專業茶藝師廖純瑜女士於現場為貴賓帶來「四色茶」,搭配眾飲食文學作家談「茶」更顯趣味,也希望讓越來越多人看見日常生活的飲食經驗結合文學的美好。(鍾元/大紀元)

知名美食作家韓良露今年1月在巴黎旅行身體不適,縮短旅程回國檢查發現得子宮癌,2月開刀,3月3日清晨5時許因子宮癌病逝,享年57歲。去年韓良露一口氣出了4本書並舉行新書發表會,同為美食作家的王宣一也到場站台,不料王宣一過年前突然在義大利驟逝,兩名美食作家好友相繼離去,令人不勝唏噓。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倪重華透露,韓良露一向快意人生,生病期間曾在電話裡聊到,覺得人生「真善美」三個字,她做到了真、美,但善做得還不夠多,這次住院期間得到醫生、護士和看護們無私的付出,有了深刻的體會,未來將會請她的弟弟、妹妹及家人為她補足這一塊。有鹿文化事業總編輯許悔之說,韓良露曾提到她的遺願,如果身體有恢復,她願意把身心能量用來做善的事情。

2014《飲食文選》新書發表會暨八周年紀念茶會,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二魚文化)

臺灣知名美食作家、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副教授焦桐致詞感慨,臺灣一連兩位美食家過世,在懷念他們的同時,他也在思考臺灣的食安問題。他提到,歐洲的「飲食教育」,如法國傾全國之力舉辦的「味覺週」,讓孩童透過認識食物的風味、認識食品來源及製造方式,建立正確、安全、均衡的飲膳與食安觀念。

焦桐表示,相較之下,臺灣人只能在未能改變黑心食品的利益結構前,先從個人的飲食習慣做起,強化自己的基本生活常識:例如別太常吃加工食品,盡量親近天然食物。「我們需要的是完整食物,盡可能吃食物的原始樣貌;未經加工或輕度加工的食品,一般少含添加物。」他希望從今年的《飲食文選》出發,開始從事臺灣的飲食教育,讓每個人知道去分辨有毒食品,提高警覺心。

2014《飲食文選》新書發表會暨八周年紀念茶會,日前於齊東詩舍舉辦,曾經多次公開呼籲政府修正食安政策的師大教授吳家誠,此次也應邀來為《飲食文選》致詞。(鍾元/大紀元)

曾經多次公開呼籲政府修正食安政策的師大教授吳家誠應邀致詞。他提到,現今在政府無法有效控管食安問題前,大眾可以做的事便是訓練自己的味覺,讓自己的舌頭習慣食物最自然的原味;而這也應該要從基礎教育著手。

食安發生問題完全沒有真善美,其實是謀財害命的行為

《飲食文選》是華人世界唯一一本飲食文學選集,自今年起首度收錄詩與小說等體裁,讓《飲食文選》增加了更廣的向度。記者和焦桐談「美食」話題,他說,喜歡吃的人很多,問題是有無自我意識到「一種審美的意識」,就是說是否可以上升到精神的層次去理解、欣賞它,因為好吃和不好吃都是一瞬間、非常直觀的感覺。

「任何藝術都是追求真善美」,焦桐說,沒有人追求不真不善不美,但食安發生問題完全沒有(真善美),其實是謀財害命的行為,這是非常可惡的。「我是贊成嚴刑峻法,要修法、重判黑心商人。」

責任編輯:華子明

相關新聞
2013《飲食文選》 臺灣飲食文化饗宴
《臺灣詩選》 詩人談創作的熱情
古代詩人的修煉故事:劉禹錫
古代詩人的修煉故事:白居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