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市場隨美聯儲搖擺 遠離基本面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綜合報導)華爾街長期流傳的投資原則之一即是「別跟美聯儲(FED)過不去」。不過近來投資人隨著美聯儲加息動向操盤,致使股市振幅加大。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埃利安(Mohamed El-Erian)提出警告,這麼做是有風險的。

埃利安接受CNBC訪問時指,這讓他感覺有點像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投資人試圖預測市場風向何時轉彎;但轉向往往來得既快又急,他說自己也不很有信心能準確做出預測。

「股市債市遠離基本面 持有資產多為現金」

曾長期任職太平洋投資公司(PIMCO)聯席執行長的埃利安日前接受加州地方媒體時還表示:目前無論股票還是債券都已經遠離了基本面,現在自己的絕大多數資產都是現金。

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錢可能隨著通脹而貶值。但埃利安認為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已經被央行抬得非常高了。

讓我們回到央行。央行關注的就業、工資增長並不高。雖然他們手上的工具不夠,但他們覺得有義務做些甚麼。所以他們就通過零利率和大規模資產購買來人為推高了資產價格。

為甚麼這麼做?因為他們希望能夠激發所謂的財富效應。你的養老金帳戶會膨脹,你看見帳戶上的錢增加,然後你就會消費。公司看到他們的股票上漲,於是他們就更願意去投資。但現在資產價格和基本面之間已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

他的這一觀點與以前的格羅斯(Bill Gross)有些類似。格羅斯在年初的新年展望中曾表示,2015年風險資產的好日子將會結束,許多資產都會出現負回報。他建議投資者,有穩定現金流的優質資產將是首選。

埃利安指出,金融危機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政府過度依賴金融業。

槓桿和信貸推動假繁榮

他說,10年前,西方世界熱戀一種錯誤的增長模型,迷上了金融業,希望能為經濟帶來繁榮。整個社會都愛上了槓桿和信貸,推動虛假繁榮。但最終輸給了不斷積累的債務。人們購買了房產,卻難以負擔;政府借了巨量的錢,卻無力償還。

「監管者認為金融業太複雜了,可以放鬆監管。這一切最終於2007和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

現在大家正努力尋找新的發展模型,但政府沒有盡到責任。諸如投資基礎設施、公司稅改革、勞動市場改革、工人再培訓等等明顯的措施,政府都沒有做。」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美股評論】現在是買入可口可樂好時機
忽漲忽跌  美股開盤走低
美國經濟數據陰晴不定 美股波動性增加
地產大亨敲喪鐘 美股修正壓力漸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