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行:關於照顧老人的思考

石方行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6月16日訊】最近一位有五位兒女的老人,被送往養老院。聽完這個事情促使我對中國老人問題的思考。

按說,現在養老院的環境很多也都挺好,而且價錢也蠻貴的,把老人送養老院,能減輕不少兒女的負擔。但問題是:養老問題,是簡單的用「錢」擺平的嗎?

中國有句古話:「養兒防老」,兒女是上一輩人生命的繼承和延續,想當初,孩子小有的又有好幾個,作為父母,沒有因為怕麻煩怕耽誤事怕費錢,盡其所能讓自己的孩子們過得好一些,開心一些。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腰逐漸的累彎了,生活的艱辛與歲月的無奈在他們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無法磨滅的印痕。不管再苦再累,再艱難,當他們看到兒女們成材了,成家了,有了孩子,他們那歷盡滄桑的臉上,會看到那欣慰的笑容。

這就是中國式的父母的偉大。他們在家裏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兒女,而毫無所求。更何況,現在一般都是在中共篡政之後,五六十年代出生後的那一代人,在年輕的時候,被中共歷次運動折騰得九死一生,能夠正常地活下來都很不易,那他們再用盡一切心血來撫養兒女,讓兒女受最好的教育,那更是非常的不容易。

當他們步入年邁的時候,最需要的是甚麼?這就是我們應該深深的思考的問題。

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經濟上一般不會在吃飯上有啥問題了。很多人不願意贍養老人,一般的藉口就是:忙。

忙著掙錢。覺得有錢就有一切了。有的就是兄弟姐妹多,有的不願贍養,其他人也覺得你都不願意贍養,我們憑甚麼管?更可況,老人的家產都給你了,你都不管,我們更不管了。

我們捫心自問:當初父母把我們拉扯大,他們是不是費了很多的心思?容易嗎?那一般是二十年三十年的「浩大工程」。父母叫過苦嗎?想當初小的時候,我們見到買冰棍的父母不給買就嚎啕大哭的時候,父母是不是依了我們?想方設法的讓我們開心。是,小的時候不懂事;而今父母年邁了,他們最需要的是甚麼,這個我們應該好好的想一想。

我想父母經過大半生的人生歷練,其實所求的不僅是一口飯。更是一種真正的關心與安慰。這是最重要的。人歲數越大,越是惦記著兒女。一般當老人的都是這樣子的。

雖然老人們在一起「共同語言」多一些,但那份對兒女的關心其實早已容在他們的生命裡。所以我覺得真正解決中國老人的問題,其實就是讓老人能「老有所樂」,兒女們對老人的關心和體貼是非常必要的。

不要總是以「忙」為藉口。「忙」字分開來就是「心」「亡」,父母養我們不容易,老了別讓他們覺得孤單,把「家」幸福與溫馨讓父母感受到,就如同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逗我們開心一樣。把「家」的感覺傳遞下去。讓「愛」永恆於天地之間。只有對父母孝對兒女嚴的人才能在社會中起到頂樑柱的作用,才能真正讓這個社會充滿著正能量。

最後用一個小故事結尾:
古代有個人,家裏有一個癱瘓在床的老父親,他對老父親一點也不好,經常非打即罵。兩年後,他老父親去世。他也得了重病,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點道行的人,他就問那個人:「我這個病能好嗎?」道人說:「如果兩三年你還有機會,但現在過去了,已經沒機會了。」

看他還沒聽明白,就直接的說:「本來上天給你消除病業的機會,安排了你伺候癱瘓在床的老父親,結果,你不但不好好伺候,履行當兒子的職責,反而虐待父親。這樣一來,你不但原有的病業沒得到消除,又積累了很多病業。所有舊債加新債,一起找上門來,你的時日無多了。」果然,不多日他就在非常的痛苦中離世了。

由此可見,其實看似做著對別人好的事情,其實都是在給自己積福,銷災;反之做了對不住別人的事,那時在給自己積業,累災。其實是對不住自己,尤其對自己有恩的人更是如此。

責任編輯:方凡

相關新聞
投稿:寶鏡可觀天地宇宙 亦可反照神鬼與人心
覓真:「四二五」精神是照耀人類前程的燈塔
微電影《晚餐》——最好的生日禮物
顏丹:從日本一個校長貪小便宜失退休金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