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老师寄语湾区学子

别用“名校情结”伤害自己

人气 233

【大纪元2015年07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马天祥旧金山报导)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名校是许多人儿时的梦想。尤其是很多华裔家庭,对常春藤等名校有一种特别的情结,认为考上名校就会出人头地。有一位湾区11年级的孩子对父母和辅导老师说:“不,我的目标是上斯坦福!”

了解这位学生状态的易通教育创办人,王百庆博士深感,华裔学生对“名校情节”的执著难以放下。有追求是好事,但以这个孩子目前的综合表现,进入一个好一点的UC尚有难度,强为想去斯坦福,恐怕只会伤了自己。

我们是否被观念限制了?

在这种情节的长期熏染下,有一些对名校并不了解、甚至根本承受不了其教学模式、学业压力的孩子,从小就把进入名校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从而大大地限制了人生的出路。

但是,以功课考试见长的华裔学生并没有得到这些名校们的青睐,反而是获得了很多的偏见,甚至歧视。越来越多的成绩优异的华裔学生被名校拒之门外。

好成绩 名校不见得爱

笔者知道,有这样一位学生,他一直在湾区的好学区读书,GPA有4.2,AP考了十几门都是5分,SAT也接近满分,结果那些“常春藤”和斯坦福等名校都未选他。

还好,这名学生收到加大圣地亚哥分校的录取信,但他和家人都难掩失望的情绪,不仅觉得没面子,感觉人生很失败,还觉得社会太不公平,十年寒窗都白费了。

难道不被名校录取,是不是就代表失败呢?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前途了呢?

上名校不等于成功,成功不等于上名校

以加大圣地亚哥分校这所公立大学为例,其名气虽不能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相提并论,但也有它的卓越之处。它的一些理工专业,例如生物工程和神经科学,在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研究经费更让其他公立大学羡慕。加大圣地亚哥分校在建校的短短50多年之中,就产生了20名诺贝尔奖校友,5位现有教师是该奖得主,还有其他世界级知名作家、科学家等不下几十人。因此,到这种高等学府求学,不见得会限制其未来的发展前途。

反过来说,那些每年进入那些世界名校的成千上万优秀学子,是不是每一个都在后来的人生中获得成功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名校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也相当高。那些上了名校,但在竞争中掉队,最后一蹶不振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而有一些不是名校出身,甚至开始只进入社区大学的学生,不断进取,最后却出类拔萃。奥巴马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进入哈佛之前他也就读社区大学,但现却是美国的总统。

也许我们应该从新解读和衡量,到底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在这一点上,每个人的标准不尽相同,从中西方不同文化中衍生的标准也大相径庭。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健康快乐就是成功;而很多中国人认为,有钱、出人头地才是成功。

名校不录取 人生不气馁

南湾一位现在已进入大学的学生,他足球踢得很好,曾入选国家级的青少年足球队接受训练。学校的功课也很好,但是没有花很多时间在SAT等大学考试上面,因此这方面的成绩并不突出。

他对上名校还是很有自信,因为有包括UCLA等多家大学的校队教练对他表示有兴趣让他加入。但是到最后也没有名校录取他,他只能选择了一所一般的UC。

这位同学也曾经失望,但并未因此气馁,很快就从阴影中走出。因为,他知道他前方的道路并未被堵死,反而是有很多种方向来选择,很多种方式来完成他的梦想,并不是非要上UCLA才能证明人生的成功。

现在,他非常享受大学的生活,学习仍很有动力,业余时间还在俱乐部和校队踢球,生活和学习都非常充实。

美国多元课程 适合自己才重要

对名校的执著,让一些华裔学生在高中期间,选择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课程。看到别人选择很多AP课,也跟着选;看到别人参加竞赛、做项目,也跟着效仿。没有根据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结果花了很多精力财力,却没达到目的,让自己很受伤。

王老师介绍:美国高中开设的课程是多元的,有很多不同难易的课程,供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选择,这一点和中国大陆的“一刀切”不一样。美国高中同班学生的学业进度可以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可选择难度最大的AP课程;能力弱的,可选择一般难度的课程。

难度大的课程,虽然对所有的学生敞开大门,但并不是为所有的学生准备的,而是只针对顶尖层次10%的那些学生。如果学生不顾自己的能力盲目选择,就很可能栽跟头。因此,明智的父母和学生,应该学会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课程,而不是越高难度越好。

不要硬是选择难度高的课程

很多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中,对GPA是不分权重的,所有课程的难度都按照4.0计算,AP课程和常规课程权重相同。这些大学在录取时,主要考察学生是不是了解自己,能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做到优秀。

易通的Nancy老师说,“如果能力没有到达高层次,AP只考了B或者C,很可能还不如在普通的课程上拿个A。在适合你程度的课程上拿到A,就能证明你的态度和方法是正确而且有成效的,就能得到大学的认可。”

以今年Milpitas高中唯一一位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越南裔学生为例。她的学术能力和成绩并不是校内最好的,几乎没有修什么AP课程,确获得斯坦福的青睐,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选了AP课程的学生,却未能进入名校的门槛。

Nancy说,因此,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课程,去读适合的学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也许这是那些怀有“名校情结”的华人学生需要的一种新思路。

易通教育

电话:(408)493-6461
网址:www.easythrulearning.com
Milpitas分校:1313 N. Milpitas Blvd., #280, Milpitas, CA 95035
Cupertino分校:4320 Stevens Creek Blvd., #122, San Jose, CA 95129
San Mateo分校:1650 S. Amphlett Blvd., #203, San Mateo, CA 94402

责任编辑:李曜宇

相关新闻
美国一流大学的申请须知
父母5大关怀  塑造孩子快乐生活
2015大学升学教育展将于7月25日举行
知风:名校抢“状元”是招生还是“进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