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樓市漲勢繼續 居民:買房像流感傳播

人氣 1047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上海房價持續上漲,2月份新房價格漲幅僅次於深圳,二手房漲幅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中最高。而且有上海市民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上海買房就想流行感冒一樣傳播。

3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稱,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勢擴大,新房房價上漲的城市為47個。上海2月份新房房價環比上漲2.9%、同比上漲25.1%,僅次於深圳;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5.3%,高於北京、廣州和深圳。

大陸媒體近日報導,上海浦東內環內一棟162平方米的房子,中國新年前要價880萬元,新年後上漲了100萬元。還有購房者今年2月末在浦東買了房子,隔了兩天總價就漲了26萬元。

上海房產市場交易量在2月份也大幅增加, 2月份上海市住宅成交量超過70萬平方米,創下自2010年以來近七年的同期新高,並已接近2009年2月的高成交量水平。

比如,2月21日,上海某樓盤352套平均價格近1千萬的住房,一天內全部售罄。一些房產交易中心出現排隊購房潮,甚至有購房者裹著棉被連夜排隊購房,以至一些房產交易中心開始限制客戶量。

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稱,今年1月份上海新房房價比去年12月份漲2.6%,比去年1月份漲21.4%,僅次於深圳;今年2月份比1月份漲3.6%, 比去年同期漲15.01%。從2月份28日到3月6日的一週時間內,上海二手房出售掛牌價指數比前一週上漲5.87%,相當於一套500萬(人民幣,下 同)的房子一週內漲了30萬。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稱,2015年上海新房平均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21501元人民幣,其中內環線以內為平均每平方米72066元人民幣。

彭博社3月21日報導,有消息傳,上海近期可能將部份二套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到70%,並限制非上海戶籍人士購房資格,更嚴格審批高級住宅開發商預售許可。

中國房產市場不平衡 是地區發展差異大的體現

目前大陸房產市場面臨兩極分化,一線和二線部份城市房價過高,而三四線城市卻房產過剩嚴重。截至去年12月,中國房地產已建成但未售出的面積約為7.18億平方米,在建未售面積約為73.5億平方米。有分析人士表示,大陸房價上漲已有10多年之久,其中大陸各地區發展差異大是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時報》今年2月份曾報導,經濟上,中國各地區存在巨大的差異,最貧窮地區人均收入僅為最富裕地區的25%,而歐元區的這個比例為約35%、英國為42%、日本為46%、美國為57%。究其原因,很主要是因為中共幾十年來對城市的政策傾斜,以及戶籍制度,限制了一線城市人口向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流動,相反卻造成了三四線城市和農村人口的大量流出。

公開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從1670萬左右增加到2300萬左右,增加630萬左右,增幅為38%。同一時期,北京常住人口從1380萬增加到1960萬,增幅為42%。深圳從700萬增加至1035萬人,增幅為48%。

而中國房地產投資最主要的兩次大幅增加是在2007年(投資增長達到30%)和2010年(33%)。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2010年12月3日發表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定的評論文章《勿對中共政治改革抱持希望》表示,中共統治下,中國的地區差異、民眾的收入差距都日益加大,加上中共官員的貪腐,導致問題更加惡化。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35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是10.2,有13個城市高於這一平均值,其中北京為19.1。而在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是5到6之間,美國較低,為3到4。

另外,2015年中國的房價收入比為7.2,上海為21,就是說上海老百姓不吃不喝,要20年才能夠買得起33平方米的房子。房價收入比是國際上普遍用來衡量房價的標準,合理範圍是4到6,超過6則意味著房產可能存在泡沫。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網聞】北上深天價房賣給誰了?內幕驚人
全球房價最貴城市 香港北京上海入列前十
大陸民眾「萬眾創新」炒房
分析:大陸下一破產潮將在樓市個人投資者身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