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為何中國對疫苗的監管不如英國?

人氣 229

【大紀元2016年03月25日訊】一周前發生的非法倒賣「無效疫苗」案迄今仍持續遭受著來自民眾的譴責與聲討。儘管此案中所涉及到的「監管問題」已被中國的老百姓盡收眼底、無處可藏,然而,置身在其中的人們似乎仍需要反觀與深思,究竟中國該如何查漏補缺、從哪些細節處入手,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這種與殺人無異的罪惡發生。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我們不妨來看看誕生疫苗發明者的英國是如何監管疫苗的。在相關的文章中,最先值得一提的就是疫苗的採購環節。很難想像,偌大一個英國,只安排了衛生部這一家來完成疫苗的採購工作。也就是說,對疫苗生產企業而言,衛生部是它們唯一的客戶。而經過專門的審查之後,最終能入得了衛生部「法眼」的廠商,目前在全英國也只有七家。七比一的對峙下,疫苗的生產商們非但傲嬌不起來,且在銷售價格上還得無條件的做出讓步,即「遠低於公布的市場價」。如此一來,那些生產疫苗的廠商也就別指望能靠疫苗大發一筆橫財了。這樣的結果與英國衛生部的初衷可謂是不謀而合,而實際上,這種契合更應該仰賴於英國政府對全民提供的免費醫療。

打疫苗的不花錢,賣疫苗的也就無利可圖,而英國衛生部在二者之間所扮演的角色不過就是保證與牟利無關的醫療救助能夠順利、有效的實施。這種再清楚不過的「三角關係」在中國似乎怎麼也建立不起來,究其原因還得拿「二類疫苗」說事。一看到「類」字,就容易讓人誤解是在對疫苗分門別類。實則不然,這裡的「類」是按是否對注射疫苗者收費來劃分的。按照官方的規定,「一類疫苗」是免費、強制的,「二類疫苗」是收費、自願的。

事實上,在收費標準不透明的中國,很多人已在表示,幼時接種疫苗時,常常是被強制收費的。因此,只要有利可圖,中國這些賣疫苗的也就有空子可鑽了。然而,此時的衛生部卻是一副不知情的樣子,拿「向市場開放,自由競爭」當說辭,來證實自己的冷眼旁觀、無所作為完全合乎情理。

眾所周知,在一黨獨裁、官商沆瀣的體制下,理應承擔責任,卻毫無作為、只當甩手掌柜的又何止衛生部這一家。那個對疫苗自由流通市場的監管理應責無旁貸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則更是在倒買倒賣的混亂局勢下當起了「睜眼瞎」。山東的那對母女從開設防疫門診、大批量購買疫苗、並由自己來存儲、運輸,直到最終輕而易舉的賣給下線,這一過程被視若無睹的存在了長達5年之久。更令人無語的是,如今的犯案者竟然還是曾被查處、判刑後又重操舊業的慣犯。對此,我們或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監管部門若不是瞎子,就是明知故縱。

而在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監管署」以及「保健署」對疫苗安全性的管控可謂是做到了極致。上市之前的檢測自是不必說,就其存儲和運輸環節來說,相關的要求以及檢查工作都十分嚴格。由於疫苗必須儲存在2至8攝氏度之間,因此,英國衛生部在其制定的運輸手冊中明確規定,儲存疫苗的冰箱必須得是「特定冰箱」,且「每個冰箱都有序列號」,「能查到每款疫苗」,「每家疫苗倉庫不能儲存超過4周的疫苗」。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這般好像呵護著剛出生嬰兒一樣的設備和服務,英國在醫療機構的官網上也清清楚楚的表明了相關的費用。比如一台特定冰箱的價格是600-1200英鎊,一個有效的運輸儲存箱成本是300英鎊,每年在疫苗上的花費是2000萬英鎊。

信息如此公開透明,管理如此事無巨細,中國的這些官僚機構或許是望塵莫及。因此,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眾,尤其是不可避免的要給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們,無不深陷在極度恐慌的情緒中,擔憂不已。而恐慌與擔憂的來源,其實並非如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所說的,是媒體過度曝光以及媒體人士撰文揭露所致。相比之下,我們顯然能看到,這完全是由於那些理應行使醫療監管職能的權威部門不拿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健康福祉當回事,甚至處心積慮的伺機在人們求醫問葯的困境中搜刮更大的利益。對其而言,哪怕這些利益的獲取要以殘害人命為代價,也是在所不惜的。於是,我們只能感慨,在沒有民選以及權力制衡的中國,要好好活下去實在是太難了!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BBC:英國正在研發禽流感疫苗
英國藥商發表古柯鹼「疫苗」
英國宣佈將禁止在疫苗中使用汞基防腐劑
英國吊銷一間流感疫苗主要生產商執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