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引擎後勁不足 中國未來增長引擎何在?

「三駕馬車」靠消費獨撐 投資基礎設施與新產業或有效 但無法立竿見影

人氣 1970

【大紀元2017年0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鐘鳴紐約報導)美國金融危機後,中國的出口受到重創,當局通過財政刺激的方式延後了經濟增長放緩的發生時間。不過,在刺激政策過後,出口拉動持續低迷,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然是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有經濟學家認為,雖然中國仍然存在驅動經濟增長的選項,但卻沒有可以立即見效的良藥。

星期四(1月5日),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CUSCR)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也稱「國家發展研究院」)在紐約證交所舉行「2017中國經濟研討會」,回顧去年經濟發展與展望2017的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專家碰到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繼投資、淨出口的貢獻減弱之後,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什麼?

出口拉動放緩 再遇川普上臺

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當局通過財政刺激、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式,降低了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這些刺激措施也推遲了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顯現。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在危機過後的2009年和2010年,投資(也稱「資本形成」)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一度達到86.5%和66.3%,不過近年來投資的貢獻已經下降到了42.6%(2015年),遠沒有達到經濟危機之前的水平。

與此同時,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淨出口,在金融危機以後元氣大傷。2008年金融危機對於中國的出口造成巨大的衝擊,淨出口(包含貨物和服務)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009年一度達到-42.6%,成為「拖後腿」的部門。

即使危機過後,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在低水平徘徊,時正時負,比照危機前的2005年至2007年之間的兩位數的貢獻,淨出口的貢獻已經遠不如從前,即使從週期性變化的角度看,淨出口作為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也已經明顯「疲軟」。

在財政刺激投資不可持續、淨出口拉動無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消費。中國經濟轉向靠消費拉動與經濟增長放緩同步出現,或許表明消費的拉動作用無法彌補投資與淨出口疲軟留下的空缺。

這一點從中共調低經濟增長目標也可見一斑,中共在2015年提出的「十三五」(2016至2020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6.5%以上」,而在「十一五」(2006至2010年)則為「7.5%以上」。

雪上加霜的是,共和黨人川普(Donald J. Trump)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本月入主白宮,他表示要堅持「僱美國人,買美國貨」的執政方針,並選用了多名鷹派成員入閣處理貿易相關事務,外界普通預測,這將會給中國的「淨出口」引擎再澆上一盆冷水。

出路尚存 但無速效良方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中國不會放棄增長目標制,「雖然對實體經濟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但對預期來說是很重要的。」他認為,保持良好預期的增長率是在6.5%左右,「如果你失去這個增長率,人們對中國經濟會失去信心。」

這一觀點得到中金公司總經理黃海洲、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拉迪(Nicholas Lardy)等人的認同。

那麼,有什麼可以代替淨出口、投資,作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引擎呢?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左)、黃益平(右)。(北京大學網站)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左)、黃益平(右)。(北京大學網站)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林毅夫認為,發展中國家曾經通過貨幣貶值來刺激出口,並藉此延緩結構改革,這一策略在當前環境下已經無法繼續使用,「任何一個國家讓貨幣貶值,將會引發競爭者連鎖貶值,」所以必須尋找新的途徑。

他認為,投資基礎設施是讓全球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完全恢復的辦法,而且投資基礎設施也可以起到促進出口的作用,「和貨幣貶值是一樣的。」林毅夫表示自己從2009年開始就提出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刺激經濟增長,他曾在2008至2012年間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和首席經濟學家。

不過,根據此前的研究結果與國別經驗,投資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長期的,無法起到立即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

同樣來自北大經濟研究中心的黃益平教授也認為,現在最擔心的是經濟增長速度,他認為未來的經濟增長來自對新產業的投資,因為以前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那些產業,現在已經不再有競爭力,「所以要投資於產業更新,像消費品行業、服務行業。」不過,問題是現在新的產業仍然不夠強大,還不足以在支撐經濟增長上接替舊的產業。

總部在紐約的榮鼎諮詢公司合夥人榮大聶(Daniel H. Rosen)也認為,目前面臨的是「青黃不接」的局面:「你不能馬上把投資從夕陽產業轉移到朝陽產業上,所以投資不能馬上增長,也不能對中國經濟起到那麼大的貢獻。」◇ #

責任編輯:艾倫

相關新聞
倫敦諮詢公司: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只有2.4%
受中國經濟拖累 IMF削減全球增長預測
社科院副院長自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會達6.2%
陳破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祕密何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