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新農業狂想曲 高志明提12項建言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11月29日訊】義美總經理高志明透過臉書發布自己的台灣新農業狂想曲,除了呼籲政府協助農民升級減少農藥、維護少污染農地外,也直言前瞻花50億元蓋大樓無助食安,應停止浪費。

高志明持續關注並推動「食安、農安、環安」,他強調「食安五環」整合融入「環安、農安、食安三安一體」概念,是絕對必要的。針對台灣新農業的樣貌與方向,高志明提出建言,昨晚透過臉書發布自己的「台灣新農業狂想曲」。狂想曲第一章有多達12點內容。

高志明直言,預定花費50億元,建築檢驗大樓、購買大批檢驗儀器的「前瞻計畫」,根本無助於提升「確保食安」的能力;純屬浪費,並呼籲行政院院長賴清德阻止不必要的浪費。

高志明表示,台灣新農業的主軸必須讓擁有農地、辛勤耕作、少用農藥的農民,有穩定的好收入、與尊嚴,才能永續台灣美麗環境、永保台灣優質農業用地。

在政府措施方向部份,他建議政府應提供足夠的工業區土地,不要讓無處可去、無奈的違章工廠的排放水,破壞優質的純農業環境。同時要有足夠的廢棄物最終處置場,不必讓正當的工業廢棄物,四處租用農地低調掩埋,污染到農產品。

高志明認為,政府應幫忙農民穩定農產品的產銷、研發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讓農民以每分土地(293.4坪)的農作物總收入價值為考量,改變以農作物標的物價值為考量的傳統認知。

他舉例,若農民少用農藥後,出售百香果、火龍果的同時,其外殼、或外皮,能有附加價值,則農民收入可以增加,又可以幫忙處理農產品廢棄物;農業用藥也減少,一舉數得。

同時應輔導農民生產農業廢棄物較少的農產品,並研究利用農產品廢棄物,萃取高價值的「保健用成份」、或價值更高的「醫藥級成份」;除有利回饋農民外,並可以減少農業廢棄物;還可以提升台灣農業的全球競爭力。至於農業勞力缺乏的問題,高志明也呼籲放寬外籍農業勞工引進。(轉自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