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歐洲人.平凡人──政治巨人去世 生前力促歐洲一體化

德國「統一總理」科爾的傳奇一生

2017年7月1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的所在地,歐盟為科爾舉行了史無前例的「歐盟葬禮」。(PATRICK HERTZOG/AFP/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氣: 291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在德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總理像科爾一樣如此長久地擔任總理,恐怕也沒有哪個德國政治家像他一樣在歐洲扮演過如此重要的角色。科爾在任期間統一了德國,也奠定了歐盟,引入了歐元。但輝煌過後,他的政治生涯卻以政治獻金醜聞畫上遺憾的句號。

赫爾姆特.科爾1930年生於路德維希港,2017年死於路德維希港,7月1日歐盟為他舉行了史無前例的「歐盟葬禮」。他從1982年到1998年擔任德國總理16年,這個紀錄始終無人能打破。在這16年裡,德國經濟蒸蒸日上,社會治安良好,國際政治地位不斷上升。如前所述,科爾的一生可以用三件大事串起來:統一德國、奠定歐盟和歐元區、政治獻金。

兩德統一的奠基人

1989年12月19日,柏林牆倒塌一個月後,在東德的德累斯頓市,西德總理科爾和東德總理莫德羅(Hans Modrow)見面,圖為見面後科爾向外面的民眾揮手。(PATRICK HERTZOG/AFP/Getty Images)
1989年12月19日,柏林牆倒塌一個月後,在東德的德累斯頓市,西德總理科爾和東德總理莫德羅(Hans Modrow)見面,圖為見面後科爾向外面的民眾揮手。(PATRICK HERTZOG/AFP/Getty Images)

科爾出生於德國西南部一個保守的天主教家庭,他的童年時期一直處於戰爭的陰影下,被廢墟和瓦礫撕裂的歐洲深深在他的腦海裡。戰後是饑荒,人們努力填飽肚子。殘酷戰爭的回憶仍然影響著科爾,他想要改變,想要建設一個自由民主的新德國,他在讀高中時,就加入了基民盟。

1982年他坐上了總理寶座。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被推倒,震驚世界。

當時在德國內外政界以及其他各界高層,統一並非共識。英法對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德國深感擔憂,西德很多社會精英對突如其來的巨變感到不知所措,而科爾則已經行動起來積極推進統一。

雖然在柏林牆倒塌後的幾個月裡,民眾希望兩德儘快統一的呼聲越來越大,但當時的社民黨總理候選人奧斯卡.拉方丹猶豫不決,科爾則相反,他堅定地打出「德國統一」牌,贏得了東西德民眾的人心。

歐洲另外兩個大國也心存疑慮,二戰的陰影仍然揮之不去。法國總統密特朗對統一後將出現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德國感到擔憂。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更是多次明確表示反對兩德統一。她提到,在一個世紀裡,兩次打敗了德國,這不能是白幹的。

堅決反戰的科爾當然知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和德國打得不可開交的英法兩國顧慮的是什麼,他也非常清楚,只有將統一後的德國緊密融入歐洲共體(歐盟的前身),才能打消對方的顧慮。

在承諾為德國統一努力的同時,科爾也承諾讓統一後的德國成為「歐洲大家庭」中的一員,如同走鋼絲一般,他說服各大國支持統一。

當大多數社會精英對突如其來的巨變感到不知所措,對德國民眾突然爆發的愛國情感深感不安時,科爾已經在東德奔走動員,在大型集會上向民眾發表講演,積極推動統一。

第二年,科爾和外長根舍促成了了「2加4」合約的簽訂,結束了同盟國的軍事占領,奠定了德國統一的基礎。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28年的東西德重新統一了。他在兩德統一問題上的重大貢獻,使他當選為德國統一後的第一位總理。

拒絕戰爭 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

1984年9月22日,在法國Verdun舉行的紀念世界大戰犧牲者的活動中,德國總理科爾和法國總統密特朗手拉手數分鐘,成為德法和解的象徵。(MARCEL MOCHET/AFP/Getty Images)
1984年9月22日,在法國Verdun舉行的紀念世界大戰犧牲者的活動中,德國總理科爾和法國總統密特朗手拉手數分鐘,成為德法和解的象徵。(MARCEL MOCHET/AFP/Getty Images)

二戰後,他本著「化干戈為玉帛」的原則,與法國總統密特朗握手言和,並積極推進歐洲的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進程。

1984年,德法兩國首腦共同訪問了凡爾登的一戰陣亡士兵墓地,科爾與密特朗手拉手數分鐘,成為德法和解的象徵。

柏林牆剛倒塌一個月,科爾就表態,開始歐洲貨幣聯盟(歐元區)的談判。科爾認為,放棄德國馬克,通過一個統一的歐洲貨幣,才能夠戰勝法國、英國和其它歐洲國家可能存在的仇視情緒,才能讓歐洲一體化不可逆轉。

他認為,單一貨幣是防止戰爭爆發的強大工具,因為「使用同一貨幣的各國,彼此之間不會爆發戰爭,它不是簡單的購物貨幣」。

1992年2月《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簽署不僅確定引入歐元,也標誌著歐盟的誕生。科爾被看做是歐洲統一的建築師。因其在建立歐元區統一貨幣等方面的貢獻,歐洲理事會授予科爾「歐洲榮譽公民」的頭銜。

2012年,科爾最後一次在重大場合露面,他坐在輪椅上,說話非常吃力,但他還是用顫抖的聲音把最想說的話講了出來:「我不知道上帝要把我怎麼樣,但是歐洲永遠不能再陷入戰爭。」

「政治獻金」醜聞纏身

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說過,沒有科爾就沒有她的今天。不過,當年一場政治獻金醜聞斷送了科爾的政治生涯,成就了默克爾。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基民盟收到過總額達數百萬馬克的捐款,按照規定必須上報,但直到科爾去世,他始終沒有公開獻金者的姓名。他說:「我收到錢時發過誓,不公開其姓名。」

在《赫爾穆特.科爾我的日記1998—2000》這本書書中,科爾承認他曾得到過捐款,但是他表示,這筆錢用於基民盟的競選活動和德國東部基民盟黨建設,而他自己從未將錢揣入腰包。科爾寫道,他的生活並不奢華,他住在一所普通的房子裡,家裡到處是書和沉重的家具,他每年都到澳大利亞的同一地點度假,因此他不需要巨款購買豪華別墅或到加勒比海度假。

1999年12月至2002年6月,聯邦議會調查委員會調查政治獻金事件。2000年,科爾涉嫌對基民盟瀆職,波恩檢察院介入調查,2001年科爾認罰30萬馬克,調查停止。由於這起事件,科爾2000年不得不放棄基民盟榮譽主席的職位。

2012年12月4日,默克爾在基民盟黨大會上再次當選黨主席,得票率97%,這是她歷次當選黨主席時的最高得票率。(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2012年12月4日,默克爾在基民盟黨大會上再次當選黨主席,得票率97%,這是她歷次當選黨主席的最高得票率。(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而在這個當口,默克爾公開呼籲,基民盟應該和科爾保持距離,因為科爾的沉默已經損害了政黨。2000年,默克爾第一次當選黨主席,迅速帶領基民盟走出了科爾的陰影。

默克爾對科爾的態度深深地傷害了他,直到幾年後,兩個人才和解,一起出現在公眾面前。

當時媒體對科爾態度的大轉變,也讓科爾非常生氣。他在自己的書中寫道,過去十幾年裡,他周圍是一片讚揚之聲;然而一旦出現所謂醜聞,嗅覺敏感的媒體就無節制地報導,使事態失控。一些媒體還將他說成是「一個追逐權力的腐敗人物」,科爾對此表示氣憤,他說:「在媒體眼裡,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他們的報導把我16年總理任期內的辛勞全部都抹殺掉了,我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這一點。」

默克爾的政治生涯導師

2005年1月,在基民盟黨60週年慶上,時任基民盟主席默克爾和前總理科爾一起出席活動。(MICHAEL KAPPELER/AFP/Getty Images)
2005年1月,在基民盟黨60周年慶上,時任基民盟主席默克爾和前總理科爾一起出席活動。(MICHAEL KAPPELER/AFP/Getty Images)

科爾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的導師和引路人。在默克爾的早年政治生涯中,科爾給予了重要提攜,並在基民盟黨內把缺乏經驗的默克爾推到黨主席的位子上,使她得以成為總理候選人。

科爾與默克爾的友誼也為人所熟知。默克爾在政壇上的起步始於德國統一之後。她於1990年12月當選為聯邦議院議員。科爾只見過默克爾幾次,就看到這位東德科學工作者的政治潛力,出人意料地於1991年指定她擔任婦女和青年部部長。1998年,經科爾推舉,默克爾當選基民盟祕書長,為她出任該黨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主席奠定了基礎。

就像父親稱呼女兒一樣,科爾稱默克爾為Mein Mädchen(我的女孩),所以默克爾也被大眾稱為「科爾面前的小女孩」(Kohls Mädchen)。二人的友誼持續到政治獻金案被曝光,為了黨派的利益,默克爾公開表示和科爾保持距離。

2005年,默克爾再振基民盟的士氣,成為德國首位的女總理,至今已是第三次連任。這幾年,她在歐洲主權債務、中東難民及俄羅斯干預烏克蘭等危機期間展現了非凡的領導能力,成為德國的「鐵娘子」。

默克爾得知科爾去世的消息時,她正在羅馬進行訪問。她臨時取消了一個重要活動,先是去一所教堂靜默了幾分鐘,隨後在媒體面前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致詞。在盛夏的羅馬,默克爾穿著一身黑色套裝,表情凝重地出現在媒體面前。

默克爾分別從國家、歐洲以及個人的層面對科爾表示感謝:「科爾是一位偉大的德國人、偉大的歐洲人。」「他讓我的生活之路產生了決定性的改變……我個人非常感謝他為我所做的一切。」

第一家庭的破裂

2017年6月21日,科爾去世後5天,他的大兒子Walter帶著兩個孩子到Ludwigsburg的科爾家奔喪,被拒絕進家門。(BORIS ROESSLER/AFP/Getty Images)
2017年6月21日,科爾去世後5天,他的大兒子Walter帶著兩個孩子到Ludwigsburg的科爾家奔喪,被拒絕進家門。(BORIS ROESSLER/AFP/Getty Images)

科爾身高1.93米,塊頭又大,被稱為巨人。他一生奉獻給政治,留給家庭的時間非常有限。德國媒體報導,科爾是一個古板、缺乏幽默的人。

比如因為科爾的臉型讓人聯想起鴨梨,德國媒體給科爾起了鴨梨的外號,如果是別的政治家,很可能一笑了之,但科爾為此感到非常光火。

1991年,科爾到東德地區訪問,在哈勒被不滿的市民扔雞蛋抗議。當時科爾的反應令人詫異:他非常激動,一個健步衝過去,親自想把肇事者抓住。對比其他被扔雞蛋,甚至是臉上被扣蛋糕的德國政治家,他們都淡定以對,甚至還幽默回一句:味道不錯。

科爾的第一任妻子Hannelore Kohl一直在他身邊支持著他。曾是德國受人愛戴的總理夫人,她中年後患上了光線過敏症,只能在黑暗中生活,也不能再陪伴科爾出入各種場合。由於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科爾夫人於2001年在路德維希港家中自殺身亡。

科爾與兩個兒子的關係本來就不好,她的死讓父子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一個兒子後來透露,在母親死後,他因為絕望,也曾經嘗試過自殺。

2010年10月8日,科爾和第二任妻子Maike Richter-Kohl一同參觀法蘭克福書展,他手中拿著一本科爾相冊集。(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2010年10月8日,科爾和第二任妻子Maike Richter-Kohl一同參觀法蘭克福書展,他手中拿著一本科爾相冊集。(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2008年,科爾與小他34歲的Maike Richter結婚,她曾經在總理府任職。科爾的兩個兒子都未受邀出席婚禮。

2011年,科爾二兒子Peter帶著女兒見到了科爾,當時科爾的第二任妻子不在家。科爾很高興見到孫女,但十分鐘後他就對他們說:「你們最好還是走吧,不然又會有場暴風雨。」之後沒多長時間,Peter就接到了他繼母的電話,在電話裡她對他大喊大叫。

科爾2017年6月16日去世,幾天後,科爾大兒子Walter帶著兩個孩子回家奔喪。但他們等了半個小時也未獲准進家門,最後警察把他們請走了,稱約了時間再來。

7月1日在歐洲議會的悼念儀式結束後,科爾的遺體就直接空運回萊法州城市施派爾(Speyer),他將在此長眠。他的大兒子公開批評對父親葬禮的安排,認為不夠尊重他的父親,並拒絕參加下葬儀式。

他認為,父親應該葬在路德維希港的家庭墓地,葬在他第一任妻子Hannelore身旁。因為科爾自己多次強調,沒有妻子Hannelore幾十年的支持,他無法取得現在的政治成果。

科爾生平

1930年出生於路德維希港
1969年—1975年任萊法州州長
1973年-1998年任基民盟主席
1982年-1998年任德國總理
1989年-1990年實現德國統一
1992年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確定引入歐元,歐盟誕生。
1998年-2000年任基民盟榮譽黨主席
2001年因政治獻金醜聞淡出政壇
2017年逝世於路德維希港 #

責任編輯:文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和德國前總理科爾將在俄羅斯的高加索地區聯合執導一集反映德國統一的影片,這將是《權力的秘密》系列片中的一部分。
  • 科爾說,他的妻子是在長期患病,對健康狀態無望的情況下自願結束自己生命的。現年68歲的漢內洛蕾在過去八年裡一直患有皮膚病。這種疾病使她對強烈的自然光過敏,因此基本上不能出門。
  • 3日是德國統一十五週年紀念,不過,前德國總理柯爾卻在2日出版的最新回憶錄中爆料說,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背著他陰謀企圖阻止德國統一。
  • 1982年的今天,10月1日,前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就任,開啟長達16年的德國總理生涯。科爾也成為俾斯麥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德國總理(首相)。
  • 4月3日是德國前總理科爾80壽辰,原本希望在平靜中度過這一天的科爾,終於拗不過大批記者和粉絲的執著,在位於路德維希港附近,奧格斯海姆的家中接受了大家的祝賀。
  •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10月3日是德國完成統一22年的日子,而推動這個統一的重要人物——老總理科爾這幾日又重新成為媒體的焦點。
  • 據德國內政部消息,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將在7月1日為科爾舉行追悼會,以歐洲高規格的悼念儀式為德國前總理做最後告別,德國不再舉行國葬及公開大型悼念活動。據稱,這是科爾遺孀的要求,科爾也不會葬在家庭墓地裡。科爾的兒子近日批評這個安葬計劃,他回家奔喪被拒門外,使得科爾家庭矛盾公開化。
  • 他的體格強健,然而他的雙手卻是無比的靈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嚴謹。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創始人Luis Vuitton。
  • 這位被一個政權如此害怕,卻又被人民如此熱愛的歌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 台灣桌球小將李任悅受教練父親李黎懌影響,期許自己能為台灣奪得奧運金牌。今年11歲的李任悅在U13組排名一舉躍居世界第一,也成為她最棒的新年禮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