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彼得: 舉賢而授能 大賢處上 不肖處下

人氣 184

【大紀元2019年12月01日訊】吳阿姨辭世‧美東華人的縮影

認識吳世珊於90年代初,法拉盛華人最早每年辦大型籌款餐會的民間組織,就非「吳阿姨服務中心」莫屬,也得到前市議員茱莉哈里遜大力的支持。想來也好笑,和吳阿姨認識到互動良好,介紹人竟是哈里遜市議員,她們二位都是女強人,做起事來乾淨也俐落,令時年只有30多歲的筆者,相當的敬仰。記得90年代有很多人對保守的哈里遜批評亞裔頗有微詞,我們是少數幾個為了使她多了解選擇接近的人,並發現她是個講「情義的人」。(李春溪是當年哈里遜辦公室唯一的華人助理,對緩和隔閡也起了很大的橋樑作用。)

吳阿姨22日在密西根州家中辭世,享年97歲,前二年哈里遜也是在90多歲高齡辭世,二位時代的女性都長壽且都活到90高齡時,仍在為社區做工作,她們的精神與毅力,給我們留下的不只是懷念,更多的是想學習與希望能看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房間,擺放著一生的回憶,在你離開人世以後,凡是走過的路肯定會留下足跡,能留給後人惦記的,就看個人的修為,它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酸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會提醒周遭的朋友,別太貪與縱放自己的隨性,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下一代著想。)

中午在FCBA辦公室,90歲高齡的金城市顧問在我面前走來走去,我們就問:「金老,您是不是有話要說?請講!」原來他是為了吳阿姨默默的走了而嘆息不已,覺得大家沒能做什麼而感到遺憾!我立即向金顧問表示,這些年是吳阿姨隨著年紀增長已很難獨處,作為她的兒子,肯定把媽媽接過去就近照顧,她在小孩身邊離開,是最好的歸屬。做為她僑界的友人,我們肯定是不捨,但我們不能忘了,小孩是她唯一的親人又是美國人,故大可不必唏噓,更不用傷感,心中祝福吳阿姨走好就夠了,沒必要用華人的多愁善感來感傷。

當年最喜歡聽吳阿姨暢談她在南京求學,並被蔣宋美齡在戰時重慶遴選,加入當地女大學生與美國飛虎隊聯誼的往事,原來8年對日抗戰中,除了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歷史,我們一直不知道有巾幗英雄這一段。吳阿姨由於長的夠高又能歌善舞,親和力佳又能說英文,很快的在聚會中認識了她的先生 Frank Harold Rathbone,1946年底吳阿姨和先生回到了美國。值得一提的是,Frank 內向待在家中時間較多,幾次拜訪和他交談發現他是頗為風趣的人,重點是他生病多年,吳阿姨一直陪伴到終老。

要說吳阿姨從事過的事,恐怕提筆一天也道不完,我們於此只想說,今天的法拉盛在早期有很多著名的女士參予貢獻的行列中,我們簡單提幾位如陳道英、朱寶玲、陳淑齡、吳經端、楊愛倫、於錢寧娜、吳自琛等,幾乎都是出自於吳阿姨訓練中心的高材生。2000年以後,我們有時和吳阿姨服務中心互動,都是在她老人家的號召下不敢不去參加。隨著時間的拉長,後來幾年只要在街上碰到,淚點很低的吳阿姨,就會拉著我們的手說自己老了沒用了,我們都會以「您是永遠的吳阿姨」來安慰她,今天也想以這句話,隔空深深悼念這位長者。

現在移民到美國的人,很難想像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華人在美國的處境,到底花多少時間去等待拿到一張「綠卡」的心境。等一個可以發揮所長的理想工作,等一個可以買下房產的機會,等一個可以一起打拚的伴侶,等一種不再是過客、二等公民的感覺,太多的等待,為的就是能使心願不只是「逐夢」且能實現。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時間的拉長,你一定可以等到值得的人與事,能驅走黑暗的曙光,唯一能做的就只剩「堅持」。

這二天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華裔楊安澤批評MSNBC在電視辯論中沒有受到公平的待遇,導致發言時間少,所以25日在接受網站(Politico)訪問時批評,主辦電視辯論方對他有「種族性偏見」。楊安澤的競選團隊23日與MSNBC舉行電話會議,向管理層投訴,並據理力爭。有些華人朋友認為必須要抗議討個公道,但我們認為競選團隊已出面交涉,那就夠了。

在90年代,美國的政壇開始不斷有華人參政,記得加州在市、州級的民意代表中,不少華人嶄露頭角。我們在美東就感覺到,主流社會仍不希望亞裔上升到國會議員的高度。可是今天我們回過來看,有多少個亞裔國會議員?甚至楊安澤都能選美國總統,且表現傑出,根據Real Clear Politics的民調,他在民主黨的全國初選中的支持度排名第六。這次MSNBC的不公,等於做球給楊有機會抗議,又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做為華人我們只要靜觀其變就好,大可不必藉機曝光不知所云。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再生醫學中心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三名華裔科學家,近來獲得加州再生醫學研究院獎金1800萬美金,分別用於在治療角膜炎幹細胞缺乏症、多發性骨髓瘤、以及高免疫球蛋白M症群(XHIM)的研究。這三名獲獎者分別是眼科學教授Sophic Xiaohui Deng,生物、免疫、分子遺傳學副教授Yvonne Y. Chen,兒科學助理臨床教授Caroline Kuo,她們三位華人都隸屬Eli and Edythe Broad Center for Regeneratione Medicine and Stem Cell Research。

我們認認為華人在未來的重中之重是,不斷地在對人類、對美國做出貢獻的項目上,證明我們的價值,會比不斷無厘頭的抗議更佳。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首先是我們選擇來到美國作為移民,我們完全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自由,我們大可不必在疑惑中勉強過日子,再者;我們選票仍不足輕重,鼓勵投票是使命也是責任。所以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壞處,因為你可以放棄選擇,要不就是用更好的姿態往前走。

核武器的悲傷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24日在日本長崎市發表演說,讉責核武器帶給世人莫大的苦痛與悲傷,並指殺傷力大的武器無法讓世界和平與安定。他強調將核武用於戰爭是犯罪,呼籲國際社會通過對話進一步裁軍,「如果大家屈服於武力、遠離對話,會造成更多人犧牲,產生更多廢墟。」這是教宗時隔38年再度訪日,並前往1945年遭受原子彈轟炸的長崎市爆心地公園。

對於教宗這次訪日,也有衆多人士質疑日本的片面動機,幾乎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受害者,卻忽略了日本發動了這場戰爭,在佔領爭戰過程中,令無數生靈塗炭,招致核打擊,首先日本應該認真反省發動戰爭的罪行。誠如教宗說,無核武的和平世界是世人所渴望,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有必要所有人參與。(我們很想告訴教宗,就從宗教的角度,十字軍東征的歷史遺害,到今天人類仍束手無策,更何況國與國之間的角力,談何容易?)

我們寧願悲觀的提醒,人類毀滅最大的危機並非「核武」,而是自以為聰明認為「人定勝天」的人類自己,為什麼?其實你只要理性的用邏輯去分析,隨著享受高度文明的人們,正也縱橫開闔在摧毀自然的生態,貪妄的相互競爭,沒有人可以給不斷提升武器的殺傷力,做出令人信服的闡釋。「智障」使人愈來愈難以開竅,埋首於不斷的創造致命的環境,何處是個頭?恐怕只有天知道。

俄羅斯最近公布,準備在2025年組建能夠完成作戰任務的戰鬥機械人部隊,並謂這些機械人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動控制,不需要人工干預,絕對能完成做戰任務。看到這則新聞,立即使我們想到,過去曾看過的電影,敍述人類不斷地塑造一批又一批有思考自主能力的機器人,結果有一天機器人串聯反過來統治人類,成就了人類自創的「重大災難」。

據說在坦尚尼亞有一個叫哈扎的部落是狩獵民族,他們生活在荒野上,以接近動物本能的方式生存者。該部落只有一千多人,迄今仍保留著一萬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沒有結社、沒有宗教、不耕種、不飼養畜牧、不興建住房等等,餓了,男的外出打獵,女的採揭野果,獲得足夠一日的食物,他們就回家。認真思考,他們還算是幸福,不被物慾捆綁、不被立場左右、不被名利困惑、亦沒有時間流逝帶來的壓力。

有一天如果真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所有核子武器通通出籠,整個地球肯定摧毀殆盡,對於一些喜歡喊打喊殺的人而言,到時連笑都笑不出來。如果上天不想使地球真正的毀於一旦,也許只有坦尚尼亞狩獵民族,哈扎部落能存活下來,慢慢的回歸到「新石器時代」。

川普借力使力自保

就在香港區域選舉過後,總統川普27日出乎預料宣布他已經將「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簽署成為法律。以後美國將對香港的自治狀態進行年度審議,以確定是否維持美國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同時還警告要制裁那些侵犯香港自治和人權的官員。北京官方多個部門紛紛予以批評,稱這部法案混淆是非,干涉中國內政。香港特區政府也表示,法案會危害香港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和利益。

川普在簽署法案後發表聲明稱:「法案在某些條款將干涉總統聲明美國外交政策的憲法權威。我們將在符合憲法權威的情況下,對待法案的每一項條款。」總統又發表了另一項聲明中稱:「我出於對習近平主席和香港人民的尊重,簽署了這些法案,實施這些法案是本著這樣的希望,中國和香港的領導人與代表將能友好地解決分歧,造福所有人長期的和平與繁榮。」

我們先來看川普在這個法案送到白宮後,以參衆兩院大多數投贊成票的數字顯現,他是簽與不簽都會通過,根本沒有簽「反對」的能力與機會。以現在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反中的情緒,香港選舉結果之後,川普已不能再打「太極拳」,否則將會成為他連任的致命傷。

結語

仍然要留在美生活的華人,在做事、做人的態度上都應有所改變,不可按照過去粗糙魯莽的方式去表達自以為是的愛國情緒,更不要在所住的社區不斷炫富引起主流社會側目。今天同為少數族裔的其他族裔,他們中部分激進思想的人,根本不會去想到,華人的財富是過去來自中國,或是靠自己打拚下來,因為他們連主流社會富有的人擁有的錢都想要共享,無理的排斥華人就非偶然。

文學家豐子愷從弘一法師皈依佛門,在他的散文裡,有不少是描述某些表面拜佛的人,實質只求在菩薩身上貪名取利。「他們吃一天素,希望比吃十天魚肉,有更大的報酬。他們唸佛誦經,希望個個字都變成金錢。」(這每一句話講的好像是典型的「自由主義者」。)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學者模擬小型核武摧毀朝核設施 傷亡低於百人
中俄暗自發展核武 美量體裁衣戰略靈活應對
夏小強:金正恩最終會放棄核武器嗎?
參議員敦促川普 拆除朝鮮每件核武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