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上漲前囤貨?價差反應不大

人氣 61

【大紀元2019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洛杉磯報導)10月1日開始,美國將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調漲關稅,從目前的25%提升到30%,南加不少華人開始考慮要先囤貨,避免日後所需的中國商品都漲價了。

從事物流產業十餘年的劉先生認為:「暫時沒有這個必要,而且差價也沒有這麼大。」劉先生說,中國人習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據他所接觸、所見的情況而言,中美貿易戰對進出口貿易衝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物價成本也不會快速反應到消費者身上。

劉先生表示,商人可分兩種,一種是「誠實」申報,維持賣價,將運輸、關稅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所以這些商品就會漲價。比如今年的汽車都在調整價格,所有的大公司都會誠實處理,不誠實申報被查獲的代價太大了,所以這些漲幅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但還有一種是不誠實申報,因為報關行都只是看文件辦事,大部分海關也都是採用電子申報,貨品不一定被抽查,所以不少中國貨物進入美國「以少報多」,商家微調價格,很容易通關。劉先生說有些中國商人會直接扣掉船運、關稅、電商抽成後再擬定貨品價格,他們並不以物品實際價格標價。

對這些中國廠商而言,貿易戰影響不大,他們願意冒風險,將商品價格略微打個折扣再申報。此外美國海關本身也沒有這麼敏感,除非超出價格範圍太多,否則都可以接受。事實上,貨櫃通關時「以少報多」是業界公開的祕密,美中貿易戰之前就行之有年。劉先生表示,據他所見的商家,自己吸收關稅上漲成本的並不多;關稅上漲的確會對美國的消費者產生一些影響。

因中美貿易戰導致關稅浮動變化,所以近期發生中國商品蜂湧進入美國的現象,以8月份為例,上海到洛杉磯的船運費約上漲20%。劉先生說:「大家都想搶在關稅調漲前進來,間接造成船價上升。」

中美貿易戰讓美國廠商們轉移進口地,選擇東南亞、南美等地採購,也有些投資者原先在中國設廠,最近轉而投資到其它地方。劉先生表示,廠商轉離中國並不是美中貿易戰以後才開始,近年中國的工資上漲,勞工的福利、保險制度也日益受重視,中國的產業鏈、人工薪資沒有想像便宜。

美國的物流產業相當競爭,所以也會產生許多附加服務,如劉先生的公司也會幫進口商打標籤、做退貨維修,甚至提供維修翻新(Refurbish),協助客人回收商品的殘值,這些都含括在物流業務中。◇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趁關稅調漲前屯貨  加州奧克蘭6月進口創紀錄
橫河:中共貿易戰和香港事件混亂信息:亂了方寸還是內鬥
貿易戰正酣 兩美議員訪華見劉鶴是何用意
投行:貿易戰升級 中國明年GDP或僅增5.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