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趙達功: “十個階層”的劃分試圖掩蓋社會主要矛盾——評社科院對中國群體的階層劃分

趙達功

人氣 1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9日訊】1月6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署名於飛的“觀點快遞”文章,全文如下: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研究課題之一“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首次以職業分類爲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佔有狀況作爲劃分社會階層的標準,把當今我國的群體劃分爲十個階層: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經理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産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城鄉無業失業和半失業人員階層。報告認爲,以職業爲基礎的新的社會階層分化機制已逐漸取代過去的以政治身份、戶口身份和行政身份爲依據的分化機制。這些迹象表明,社會經濟變遷已導致新的社會階層結構的出現而且趨於穩定。

不難看出,階層劃分是以職業分類爲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佔有狀況作爲劃分社會階層的標準”,不敢以人口比例,以財富佔有的比例來作爲分類標準。顯然社科院的研究是在江主席“三個代表”偉大旗幟指引下,深刻領會江主席“七一”講話精神的産物。雖然還沒有看到社科院整個研究報告全文,但是基本意思也可以估摸到八九不離十。

我們應該承認,從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國經濟以過去從來沒有的高速度發展,産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與此同時社會階層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階層是産生了,如專業技術人員階層、失業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等,但是爲什麽社科院忽視了一個階級的産生,並且這個階級在發展壯大之中,並且在主宰中國的經濟命運,甚至在政治上控制了共產黨和政府。這個新生的階級就是資產階級,目前中國資產階級可以簡單劃分,主要是由資本家階級、官僚資產階級所構成。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是沒有資產階級的,確切說是沒有依附於生産資料的資產階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今的中國資產階級是共產黨一手培養的,這一點,吉林省委副書記林炎志在給中央的秘密報告《共產黨如何領導資產階級?》中已經坦率承認。不僅如此,共產黨在創造中國新興資產階級的同時,也毫不隱瞞地創造了黨內新興的官僚資產階級。從事生産經營管理和投資的資本家階級和黨內形成的官僚資產階級是互相依賴,共同産生、存在和發展的,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根本特徵。

現在中國的階級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這一點要從階級力量的對比中研究。在創造資產階級的同時,必然也創造工人階級。資本家階級以算術級比例增長,而工人階級是以幾何級比例增長。大量的失業工人存在,是資本得以增殖的前提。工業的發展,城市的增加和膨脹,使得農村人口以數億計向城市轉移。中國工人階級從數量上說,是歷史上第一次在中國作爲最大的階級。在此之前,農民階級(或稱小資產階級)佔有最大比例。儘管現在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是中國人口的主要構成,但是他們在社會地位和經濟上卻是處於最底層。有數位統計,說中國5%的人口佔有中國50%以上的存款。在生産資料的佔有上,我不知道現有的國營企業是不是應該算成是共產黨佔有,工人階級和失業者當然一無所有,就是農民階級佔有的生産資料也是微不足道的。

“十個階層”的劃分意圖轉移人們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注意力,否定中國階級的存在,以便迎合“三個代表”的主張,爲共產黨繼續作爲執政黨和“三個代表”理論重新尋找客觀依據,進而爲改變共產黨性質做準備。最終的理解是,共產黨性質改變了,社會主義蛻變成資本主義,但是,共產黨的領導不變,專制統治不變。

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廣大工人階級、農民階級與共產黨官僚資產階級和新興的資本家階級的矛盾。前者要求民主自由,要求減少剝削,增加就業,要求人權與平等,後者要求專制,要求專制帶來的特權,要求高高在上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

2002年1月7日淩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