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美學者尹清強可能面對法官裁決

標籤:

【大紀元10月21日訊】在美國被指控盜竊科研材料的中國訪問學者尹清強跟聯邦檢察官沒有能夠達成庭外和解,他最近又受到指控說他向聯邦調查局說謊,並可能將面對法官裁決。尹清強案件和近來在美國發生的其他多起涉及中國科學家的“商業募”案件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

*說謊指控*

美國之音記者葉兵20日報導,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作過訪問學者的尹清強受到了一個聯邦大陪審團的指控。他的兩項罪名是竊取聯邦政府財產和向聯邦調查人員說謊。今年7月28號,38歲的尹清強在結束訪問學者任務回國時在機場登機前被發現攜帶了一批裝有不明液體的瓶子和罐子。據知情者介紹,案發初期,尹清強還涉嫌盜竊科研機密等罪名,目前這些罪名已經減少到只有盜竊政府財產一項,而說謊指控是後來加上去的。尹清強的辯護律師謝曉康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表示,由於檢方提出的庭外和解條件過於苛刻,辯方決定將此案交付法庭審理。

*律師:盜竊不成立*

他強調,尹清強的案子是他所經手的最有影響的案件,他正在力爭通過法庭來證明尹清強確實無罪。謝曉康說:“我們要牽扯到書面取證和口頭取證的必要程序,這個程序過完之後,我們就可以提出此案不成立的理由,交給法庭,希望法庭在不出庭的情況下取消這個案子。”謝曉康表示,如果不能取消此案,就要接受法庭或者法官的裁決了。他說,一旦判決有罪,法庭將會根據被盜財產的價值量刑,刑期可能在一年到15年之間。

這位律師稱,在這場官司開庭以前不便討論辯護理由。但是他透露了他將強調的一個理由。謝曉康說:“構成盜竊政府財產的一個主要條件是盜竊人必須是政府投資的一個組織的成員,或者是雇員,或者是代表,而尹清強本人是以訪問學者來美國的。他不屬於這個組織的成員,就相當於一個客人。來這裡受些培訓,然後回國。所以,我覺得這個罪名不成立。 這是我們的主攻方向。”

*商業目的和科研*

尹清強不久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稱,在他所從事的科研領域裡,只要不是為了賺錢的商業目的,科研材料的共享已經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國際慣例。他說,因此,他作為一名生命科學研究人員在離開美國回國時攜帶一些科研材料並不構成偷盜行為。他聲稱,他帶走在康奈爾大學試驗用的一部份植酸□等菌種,動機只是為了繼續進行他的科研題目。尹清強還表示他感謝中國駐紐約的領事人員在案發後對他的關心和幫助。

尹清強案是近年來在美國發生的多起華人涉嫌盜竊科研情報或者商業機密的案件中的一個。從互聯網上搜尋的結果可以看到,至少還有6名華人被指控從美國實驗室偷竊走私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科研成果,正在接受或者等待審判,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慶的技術人員單延明涉嫌在加州一家美國公司盜竊石油探測軟體的案件。這些牽涉華人科研人員的商業案件引起了一些旅美華人團體和地方執法部門的密切關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聞大家談】美國會眾院通過重磅法案
拜登邊境限制措施奏效 越境人數下降40%
如何引導孩子遠離屏幕?7孩父親分享妙招
SpaceX發射新衛星追蹤太陽風暴 開啓新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