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說東南亞有一定能力承受經濟衝擊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吳顯申新加坡二十三日專電)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認為,儘管東南亞去年因為環球電子業的衰退而使得它的經濟復甦受到挫折,但是東南亞多數國家仍然取得經濟增長,這反映了東南亞具有一定的能力承受經濟下滑的衝擊。

身兼新加坡財政部長的李顯龍,昨天在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亞太峰會上發表演說表示,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南亞在經濟改革方面已經取得進展。在一九九九年至二千零一年之間,東南亞整體經濟取得每年平均百分之四的增長率。

他說,東南亞股市也比世界上其它地方的股市有更好的表現。多數東南亞國家去年在經常開支方面也取得盈餘,這和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爆發,多數東南亞國家經常開支都出現巨大的赤字相比,東南亞經濟體去年應付環球經濟衰退的表現,還算不錯,也再度顯示它的市場抗跌能力。

他表示,外國傳媒現在對東南亞的印象是它在金融危機後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事實並非那麼消極。」

他強調,東南亞的經濟基礎依然是很好的,它有五億人口的市場、高儲蓄率、豐富的天然資源、良好的工作隊伍和未完全開發的消費市場。

因此,他呼籲外國投資者把眼光放遠一點。

對於東南亞如何突破出口市場不斷萎縮的困境,李顯龍說,東南亞國家必須進一步開拓已開發國家市場,辦法之一是便是和已開發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例如,新加坡就希望通過和貿易伙伴簽訂的雙邊自貿協定,來推動東南亞和貿易伙伴的經濟合作。

他也呼籲東南亞國家,應該把中國大陸的崛起當作一個機會。儘管大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也「不可能吸引所有的製造業投資。」

他預測,東南亞國家最終可能會以互補的關係進行合作。例如由東南亞生產配件和中間的組裝工序,而產品最後的組裝是在大陸完成。

他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出現,是因為跨國公司也希望在超過一兩個國家投資,以減低投資風險。

他說,新加坡目前正積極做好準備,從大陸的經濟增長中獲益。其中的一個概念就是爭取大陸公司以新加坡為基地,在本區域促銷它們的產品。(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快出海 分析:規避歐美制裁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