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雜誌披露中國發展隱形戰鬥機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13日報導) 根據最新一期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中國正在發展隱形戰鬥機,預期將在2010年之前開始試飛。記者就這一研製項目對中國空軍現代化的意義,對台海軍力平衡的影響,以及中國是否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能力挑戰美國空中優勢等問題,採訪了一些軍事和安全問題專家。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亞洲特派員平可夫在最新一期的雜誌上,披露了中國正在研製隱形戰鬥機的消息。他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中國通過20年的研製,於今年8月把第三代戰鬥機–殲10型戰機批量編入現役之後,現在已經正式啟動第四代戰鬥機的研製計劃,由沈陽飛機公司負責。

平可夫在解釋隱形戰鬥機的主要技術特徵時說:“第四代隱形殲擊機將考慮的是以隱形為主,也就是說讓雷達發現得越晚越好,甚至老式雷達不能發現它。另外一個技術特徵是希望達到超音速巡航。超音速巡航需要更大功力的發動機。為了實現隱形化的特徵,當然對材料的要求會更高。同時所有的武器必須懸掛在戰鬥機的內部,而不是象傳統的戰鬥機那樣掛在外部。

美國智囊機構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曾經擔任美國在台協會主任。他認為這一消息具有意義,但是中國是否真的能夠取得成功還有待於觀察:“這一消息具有意義,但是並不令人驚訝。中國一直希望在各個領域改善它的軍事技術。還需要觀察中國是否象簡氏防務周刊的文章預測的那樣,能夠很快研製成功,有些軍事技術領域的發展需要的時間恐怕比預想的要長。”

*巨大財力是軍備發展後盾*

簡氏防務周刊亞洲特派員平可夫說,中國完全有可能在2010年之前研製成功隱形飛機,其原因有:中國在研製第三代戰鬥機時積累了經驗,包括設備更新,技術力量的儲蓄以及學習外國技術的經驗,現在已經擁有研究第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初步規模,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中國通過20年的改革開放擁有巨大財力:“(中國)今年公布的國防預算將近200億美元,擁有採購武器裝備的就將接近70億美元,光是採購武器裝備的費用就相對於20年前它整年度的國防預算,甚至還要高。”

盡管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的空軍,並且在不斷注入大量的金錢和力量改善其裝備,但美國智囊機構藍德公司最近在一份有關中國空軍的報告中說,中國離崛起成為有份量的全球空中力量的目標還差得很遠,因為中國在領導水平、戰略、人力、技術以及基礎設施、預算和競爭力等各方面都不充份。

*中國空軍現役武器80%是破爛*

平可夫說,藍德公司的評論就目前階段來看沒有錯。以美國的標準來看,中國空軍的現役武器80%都是破銅爛鐵。但是平可夫說,以中國空軍目前這樣的發展速度看,隨著殲–10戰鬥機的大批量投入現役,隨著中國試飛隱形殲擊機,中國空軍正在迅速提高現代化水平。

平可夫認為,台海的軍事平衡在未來15年到20年內將會明顯向大陸傾斜。他說,人們已經看到台灣採購美國軍備的財政困難,此外美國是否在2010年願意向台灣出售最先進的隱形殲擊機,還是一個未知數。台灣本身也不具備研製隱形殲擊機的技術和相應人才。一旦中國研製成功,就不太容易挽回台灣的軍事劣勢。平可夫說,在這種局勢下,美國一定非常關注中國研製隱形戰鬥機:“如果一旦台灣海峽發生大規模衝突,美國希望捲入的話,那麼(中國)新一代的一系列空中武器對於美國很可能就是很沉重的負擔。 美國就必須考慮介入以後的成本問題。如果成本實在太高,美國傷亡過大的話,美國就會考慮介入的方式、介入的力度。所以我想美國一定非常重視中國進行新一代殲擊機的研製和發展。”

布魯金斯學會的卜睿哲說,如果中國成功研製出隱形飛機並且大量投入使用,那就會大大提高突襲的能力。卜睿哲不肯提及美國是否屆時可能會大大加強台灣軍事技術防衛能力的可能性,但他說,在一方加強隱形能力的同時,另一方自然會提高防衛監測能力。

平可夫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掌握隱形戰鬥機的技術。他說,雖然俄羅斯十多年來一直在談論研製隱形殲擊機的計劃,但是由於缺乏經費到目前為止沒有正式啟動。即便是歐洲國家也沒有進入研製階段。平可夫認為,中國一旦掌握了第四代戰鬥機需要的新型渦輪發動機和新型武器等高技術,這對中國空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是中國試圖趕上美國,挑戰美國的F-22 型和F-35型隱形殲擊機。

卜睿哲則認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不可能挑戰美國的空中優勢,因為美國也沒有停滯不前,仍然在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軍事技術與強勢: “我們擁有科學、技術和財政能力。而且美國現在已經決定要保持住自己的軍事優勢。超越全世界各國是美國的利益所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先進軍事技術 俄傾囊售中共 美國憂心忡忡
【紀元特稿】  嚴家祺:反NMD与美國“太空部隊”
北京擬斥千億向俄購武 兩國定期交換涉美台軍事情報
對抗中共威脅﹖印俄簽署百億美元軍售協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