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引起爭議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31日訊】GMO意思是調整過基因的機體﹐也就是轉基因作物或者轉基因食品。隨着GMO的增多﹐關於GMO的爭論也越來越多了。

*贊成派VS反對派*

美國之音12月30日消息,世界上不少國家﹐包括一些還沒有解決飢荒問題的窮國﹐對轉基因產品也懮心忡忡﹐加以排斥。在美國﹐政府﹑農業﹑商業團體和廣大公民都在對轉基因作物做出評估。贊成的人說﹐這將使藥品更便宜﹐還能解決飢餓問題。而反對者指出﹐轉基因作物可能威脅環境﹐並且使一些農民失業破產。

生物技術公司通過植入細菌和其他物種的基因﹐培育出能夠抵抗病蟲害的大荳﹑棉花和油菜籽。這些經過基因工程處理的農作物不怕除草劑﹐就連大型農業技術企業[孟山都公司]的賣得最好的除草劑也不怕﹐週圍的草都死了它們還照樣生長。

美國農民們早在1996年就開始種植抗藥大荳。現在﹐抗藥小麥也在試驗之中。今年春天﹐孟山都公司宣佈﹐可能在2003年推出轉基因小麥。但是有些農民持抗拒態度 。北達科他州的農民蓋爾‧威利就是反對派。她說﹕“今後一年裡, 我們要在暫時停止開發轉基因作物問題上爭取更多農民的支持。辦法就是教育﹐教育﹐再教育。我們的對手孟山都公司﹐有的是錢﹐所以這會是一場戰鬥。”威利說﹕“我不認為我是站在道德的立場上反對基因工程本身。但是人們還缺乏檢驗﹐有些檢測證明這樣的東西可能有害。”

*轉向生物技術*

她的丈夫湯姆‧威利擔心的是轉基因“污染”﹐也就是可能製造出超級雜草﹐傷害土壤質量﹐以及被人體細胞吸收。但是孟山都公司的發言人白金漢說﹐在人們的盤中餐中﹐轉基因食品受過的檢驗最多。白金漢說﹕“已經發表了數百個經過專家審查的﹐有關農作物和食品安全的研究報告﹐例如不怕除草劑的大荳就經過了至少十七個國家的31個管理機構的審查﹐所有這些機構都認為這種大荳和其他大荳一樣安全。”孟山都公司的發言人還說﹐好多農民都轉向了生物技術。白金漢說﹕“美國農業部指出﹐北達科他州的轉基因大荳﹐過去佔那個州所有大荳的49%﹐在2002年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許多農民喜歡這種技術。”

*有機自然生長*

美國農業部曾經指出﹐儘管轉基因技術以創新的方式製造新的作物﹐但是它的結果實際上和用常規方法創造的新品種是相同的﹐只是快了一些。但是﹐反對者認為﹐轉變的速度本身就是個問題。“快並不總是最好的。轉變了的基因進入到自然系統中﹐得到複製﹐那就沒有辦法收回了。請問﹐怎樣事先加以控制﹐以免它失控呢﹖”說話的人叫狄馬蒂奧。她是“有機行業協會”的執行主任﹐這是美國的一個倡導有機食品的全國性組織。這裡的“有機”這個詞指的是對農作物使用動物和植物肥料﹐不用化肥和殺蟲劑﹐注重農作物的自然生長。

*雜交改良作物*

科羅拉多大學的基因研究人員達納贊成轉基因技術。他認為﹐生物工程其實古已有之﹐它是久經考驗的傳統農業的延伸。達納說﹕“人類幾萬年來一直在改變著作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今天的食物都是用基因工程加工過的﹐因為人類已經干擾了這些植物﹐通過雜交來改良作物。”

美國出口轉基因食品﹐一些國家對此表示懷疑甚至加以抵制。美國官員一再強調﹐美國人自己也吃這種東西。雖然美國人民五年多來一直在吃轉基因食品﹐美國政府始終也沒有要求在食品的標籤上註明這是轉基因食品。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992年規定﹐生物工程食品不需要特別審查﹐除非在營養方面和常規食品明顯不同﹐或者產生已知的過敏原。大約有百分之七十包裝出售的食品含有某種轉基因成份。這個含量是很高的﹐因為在美國﹐許多大荳﹑玉米﹑油菜和棉花都是轉基因作物。這些作物經過加工和包裝之後變成食用油﹑乳化食品﹑調味品和佐料。

*貼不貼標籤﹖*

為了教育消費者﹐一個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強制食品公司對轉基因食品貼標籤。這個組織的負責人溫特斯認為﹐美國人絕大多數都要求這樣做﹐消費者在發現他們吃了這麼多生物工程食品之後﹐對這個問題就會更關心﹐就會去讀那些有關轉基因作物對自然環境有潛在威脅的研究報告。溫特斯說﹕“超級雜草正在出現。我們還發現﹐有機農作物正在被經過處理的基因污染﹐所有那些生物工程界曾經宣稱不會出現的問題現在都出現了。”但是﹐支持生物工程食品的人擔心﹐強制性標籤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在“國際食品技術咨詢公司”擔任生物工程營養顧問的秦女士說﹕“食品標籤上一註明轉基因食品﹐消費者就會認為這意味着不安全。其實不見得。”創造了抗藥大荳和轉基因玉米的孟山都公司是這個咨詢公司的客戶。秦女士說﹐我們沒有要求那些使用其他技術生產的農作物特別註明﹐只要求生物工藝產品這樣做是不公平的。為了支持她的觀點﹐秦女士引述了一個贊成給轉基因食品貼標籤的消費者監督組織所作的調查。這個組織的名字是“公共利益科學中心”。這個中心問消費者﹕“我們是否應該給那些撒過農藥的﹐加過激素的﹐外國進口的﹐或者經過雜交的產品都貼上標籤呢﹖”消費者們說﹕“統統貼標籤。”秦女士說﹕“這樣的話﹐你要貼的標籤就厚得象電話薄了。”

*標籤派告敗*

今年11月﹐主張和反對轉基因標籤的兩派在俄勒岡州的公民投票中交鋒﹐一些大公司為此花了550萬美元﹐結果戰勝了“標籤派”。在這之前﹐標籤派在其它3個州的類似鬥爭中也失敗了﹐但是他們不泄氣﹐屢敗屢戰。在國際上﹐有19個國家要求轉基因食品貼標籤﹐其中有歐洲國家﹑日本﹑中國和俄羅斯。還有許多國家禁止轉基因產品。歐盟表示﹐如果轉基因產品有明確的標籤﹐它就會放松限制﹐允許進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洲牲畜以轉基因大豆為飼料
北大校長許智宏稱轉基因食品并非不安全
國務院公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中國立法管理農業轉基因生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