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行長有几個貪污? 王雪冰案与中國金融黑幕

人氣 5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7日訊】中國的官僚體制,封閉腐敗無法紀,糜爛得不成體統。不要說那些國家企業的官僚,他們在企業中偷龍轉鳳,為私人及其家族撈得盤滿缽滿,連銀行這個十分講究信譽的机构,居然也會出現行長「監守自盜」,卷款潛逃。近年來這方面的案子頻頻發生,所涉金額之巨,令人震惊。

■全國百分之十省銀行長嚴重貪污   

開放雜志報道﹐据知道內情的人透露,過去兩年內,全國省級分行行長的出事率超過百分之十,只因新聞封鎖,許多案件沒有報導,外界不得而知,已經曝光的有:中國銀行廣西分行行長蔡軍、陝西省分行行長張恩科、廣東省分行行長黃蔭初,他們均已先后被判刑。   

前年九月,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王黎明,使該行坏賬高達六十億人民幣,大部分賬款下落不明,結果畏罪帶著妻子和一批同党逃离中國,不知去向,有說他已逃往東歐。   

去年十月中旬,中國銀行廣東省開平支行發生擠兌,原因是該支行和廣東省分行多名高層人員使用五鬼搬運手法,偽造借貸,盜取銀行巨款,透過香港的銀行洗錢,事后發現他們卷款七千三百万美元,潛逃到加拿大,現在加拿大警方正在調查三個人的去向,并已凍結他們存在卑詩省銀行的三百七十五万美元。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深圳中級法庭判決建設銀行深圳鐵路支行筍崗辦事處主任江偉亮死刑,原因是他偽造文書,將社保局存在該處的九百七十万人民幣轉到其弟在建設銀行南山支行的戶口,然后提現入了私囊。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廣東韶關市中級法庭開審廣東發展銀行韶關分行行長官有仁,檢控他挪用公款去澳門豪賭,庭上出示有据可查的已達二千一百七十六万人民幣。今年一月,廣東湛江市人民檢察院對中國銀行湛江分行行長范紹潤提起公訴,指他貪污受賄、挪用公款、違法發放貸款、非法出具金融票据等七項罪名。

■由美國財政部調查而曝光   

上述這些案子,都還只是牽涉到銀行分行和支行的主管。最近一起大案竟 發生在前中國銀行總行行長、現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雪冰身上。中國銀行行長的職位相當於國務院的正部長級,通常這么高職位的人,即使出事也不容易曝光,這件事官方於一年前已著手處理,只因事情牽涉到在美國紐約的中國銀行,終於捂不住爆了出來。   

据美國財政部屬下主責銀行監管的貨幣審計局發言人加爾森說,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出現多宗違規行為,包括銀行官員徇私舞弊、發出不實信用狀、安排欺騙性貸款。他舉出几個案例,其中一案是該行給一家在自已公寓里開設的金屬貿易公司開發一張一百万元信用狀,而實際該公司動用的信用高達一千八百万元,所有這些錢都以虧損名義作賬報銷掉;另一案例是,同是這家公司,向該行申請到一筆五千万元低息貸款,卻獲准把這筆錢以高額利息存入中國銀行另一家分行,從中牟取利潤;再一個案例是該行將一筆一千二百万元的貸款貸給該行主管官員妻子掌控的一家公司,連該官員家褓母開的一家公司也獲得三百万元貸款,所有這些錢都成了呆賬。事情都發生在王雪冰於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三年擔任中國銀行紐約分行行長期間。   

這類騙局,在中國官員看起來,可能以為沒有甚么大不了,騙的是中國國家的錢,又不是美國人的錢,而且這么騙法,國內比比皆是,有甚么稀奇。但在一個法治國家,銀行的行為絕對是受監管的,不管你騙的是誰,騙就是違法行為,連私人都不應有,何況銀行以法人地位登記為從事金融業務接受監管的机构。在法治國家,對違法行為有追索權,即使事情過去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只要有違法行為,一樣要受追索,要承擔法律責任,這同中國無法無天的人治党治國家有天淵之別。

■美付出有史最鉅銀行民事罰款   

早在去年二月,王雪冰被調离中國銀行行長,改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時已有流言說他有經濟問題。王雪冰在中國銀行工作了二十四年,擔任行長和董事長也有六年,這么老資格的行長,從重要的中國銀行調到次要的建設銀行,事情已有蹊蹺。現在知道,過去一年多,接任他為中國銀行行長的劉明康,曾多次低調飛赴紐約,避開媒體,協助美國聯儲局和貨幣審計局,調查中銀紐約分行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蕭鋼,也以中國中央銀行最高代表 的資格,參与其事。据說美國聯儲局曾一度提出要吊銷中銀紐約分行經營牌照,令它關門,几經磋商,北京承諾一旦案情明朗,將向紐約分行追加資本,以備繳交違規罰款,於是美國暫不吊銷牌照,只將王雪冰等多名嫌疑人員列為「不得從事与美國金融有關事務的人」,并禁止部分涉案人員出境,留美協助調查。   

今年一月十一日,王雪冰的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的職位也被撤掉,改由原常務副行長張恩照接替,曾有報導說王雪冰在北京已被「雙規」(即在規定時間和規定地點交代問題),最新的報導又說中銀已与美方達成協議,為紐約分行的違規操作支付二千万美元罰款,一半給美國財政部,一半給中國人民銀行。王雪冰沒有被「雙規」。二千万美元罰款,在中國官場不算一回事,在美國,据貨幣審計局的官員說,這是該局有史以來對銀行施加的最大的一筆民事罰款。

■香港中資銀行高官梁小庭涉案   

案情在發展中連帶透露,數年前,王雪冰妻子和台灣導演劉家昌在美成立公司,向香港中銀取得一筆貸款,批出這筆貸款的是當時中銀香港分行第一副總經理梁小庭,而梁小庭又与中銀透過香港寶生銀行洗黑錢五百億港元有關,此案受香港廉政公署偵查。廉署查獲洗黑錢集團將錢帶入香港,透過一間找換店在寶生銀 行開的戶口兌換港元,然后轉賬至指定的個人和公司戶口,匯往美、加、歐洲等國,涉及銀行戶口多達二百個。現在梁小庭已被北京最高人民檢察院拘押。   

梁小庭是前全國政協常委、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之子,曾任中銀香港分行第一副總經理、中銀國際行政總裁、中銀港澳管理處副主任,与王雪冰私交甚篤,年輕時兩人曾一同「上山下鄉」。去年初梁小庭辭職赴美修讀短期課程,兩月前返回北京,即被「雙規」。   

同王雪冰有關的另一銀行要員是前新華銀行總經理申松君。申氏曾任中銀浙江分行行長。他涉嫌以不法手段開信用狀,私自將巨款調往美國,前后共達二億美元,已被「雙規」。

■朱熔基無力改變党對銀行的控制   

看了上述這許多亂糟糟的事實,不禁令人嘆息,中國大陸的銀行,簡直糟蹋了銀行這兩個具有金字招牌光輝的字眼。銀行最重要的是信譽,而信譽的建立則靠它循規蹈矩,嚴格合乎金融條例的運作。但是在中國大陸,全不是這么回事。共產党取得政權之后,不僅國家是它的,連政府、企業、銀行、土地,傳媒、印刷所都是它的。在它實行計划經濟的時侯,銀行只不過是党和政府的庫房,替它發鈔票、當出納,現在雖說改行市場經濟,銀行本質上仍是党和政府的工具。党和政府有權審批貸放和提撥,正因為這個關系,銀行的貸款不是憑确實能夠償還的保證,而是憑党和政府認為需要而貸放,使得銀行貸放給國企或國家机构的巨款常常無法回籠,更何況有些權貴憑權營私挪用銀行巨款,以致呆賬坏賬累累,當年王寶森就是這樣挪銀行的錢給情婦花的。   

朱熔基上台之后,面對李鵬時代這個爛攤子,光是清理「三角債」已弄得焦頭爛額,后來於無法中想出一個「金蟬脫殼」計,將人民銀行定為中央銀行,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則成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另外再成立四間專管不良資產的公司,名為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分別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撥給這四間公司,另作處理,希望往后的銀行貸放逐漸走上軌道。官方稱這樣的方法為「剝离不良資產」。即使如此,新的坏賬仍像割掉的韭菜一樣從老根上又長了出來,毛病就出在銀行的 貸放不能擺脫党政的干預,獨立依照正規的市埸法則運作。

■不良資產占生產總額百分之十九   

去年十一月一日,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透露,至去年九月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連外幣折合人民幣在內,總共六點八兆(万億)人民幣,其中不良資產占全部貸款百分之二十六點六二,即四分之一以上,等於一兆八千一百億。中國去年全國生產總額九兆五千八百億人民幣,(去年年底國家統計局長朱之鑫發表的數字),銀行新的不良資產竟占了生產總額百分之十九,你說可怕不可怕?   

戴相龍說,從今年起,他准備(1)將貸款質量分為五個等級,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平均每年縮減不良資產二到三個百分比;(2)將夠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改為國家控股的股份銀行;(3)債務人經債權銀行同意,可以延期還款,可以提出債務重組,也可以依法申請破產;(4)不再對國有商業銀行剝离不良資產,現有不良資產由銀行自行依法處理。   

戴相龍想每年減少二至三個百分比的不良資產,想法還算平實,但能否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其中第二點就是中國銀行准備在香港上市的計划。官方的意圖想在絕對控股的條件下,試圖先將中國銀行推出上市,使其同國際金融市場中的正規銀行看齊。但是一間大陸的國有銀行,想要在境外上市,必須將銀行的實際資產負債和一切運作實行公開化透明化,接受金融監管机构隨時隨地監管,這樣,投資的持股者才對它有信心。不幸,王雪冰事件一出,影響到中銀上市計划,使其推遲。

■問題的根本仍是党國壟斷   

中國的銀行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党國壟斷經濟問題。當經濟受党國絕對權力控制操縱的情況下,即使實行市場經濟,也不可能同真正資本主義的自由經濟一樣,因為它始終擺脫不了党國官僚的干預。光是從這一點來看,也足以說明,自由經濟如果沒有民主政制相配套,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經濟。自由經濟必須擺脫官僚控制和干預,這道理,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經濟學家海耶克在《到奴役之路》里早已講得很透澈。海耶克甚至說:如果將自由競爭同中央管制攙雜在一起,其結果比始終一貫地實行其中任何一种更坏。   

今天中國的情形就是如此:既講自由競爭,又搞中央控制,搞得自由競爭變成官僚及其家族自由掠奪;有權的憑權力占有財富,不能堂而皇之占有,便用偷竊逃匿的方法占有;民間靠本領經營的企業家,只是叨著官僚發橫財的光,才會發達致富。上文所敘的所有銀行弊案,都是銀行行長干的,普通銀行職員哪有能量。這類肮臟邋遢的事在毛澤東時代倒難以想像,怪不得有人對比現在的狂貪狂腐,反而緬怀起毛澤東時代絕對中央管制的均貧清廉。   

現在中國加入世貿了,世界級的大銀行於五年之內將逐步進入中國市埸。中國的銀行如果再不改弦易轍,勢必在市埸上被外資銀行打垮。所以中國官方也很著急,他們計划將中銀先推出上市,就是一种應對的圖謀,但這种辦法只能在境外試,境外金融體系有健全的法治基礎,中國境內根本行不通,所以還不是根治的辦法,治根之道必須在中國境內廢棄党治,建立健全的法治和民主政制去配合經濟改革,才能奏效。

為年度關系,從二␾␾二年元旦開始。降低稅率之舉當然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但其來勢不會像人們想像那樣外國廉价商品沖到殺來。就拿人們最擔心的農產品來說,美國產品輸入中國,首先得有進口商。目前糧食進口,主要由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壟斷,美商還無法建立直銷渠道。

中國經濟在相當范圍內仍是一個由國營企業壟斷的體制。中國糧油、華潤、中國土畜產、南康等壟斷了糧油進口,中國糖酒和中國商品基地等壟斷了糖酒進口,中國煙草壟斷了香煙進口,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中國化工壟斷了石油及其副產品以及天然气的進口,中國化工和中國農業生產資料等壟斷了化肥的進口。諸如此類,不胜枚舉。

最近中國已將電訊壟斷大企業「中國電信」,分拆為南北兩個集團,北方集團壟斷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和河南山東,共十個省的光纖和電話网絡,其餘各省歸南方集團壟斷。其用意是應對世貿反壟斷的精神。

但中國的壟斷體制又在傳媒机构方面冒現出來。原因是中國不想在入世之后,傳媒仍由中宣部直接掌控,於是玩弄改裝手法,將中宣部直屬的几個傳媒單位合并成為一個商業實體,其中包括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廣播電視傳輸网和中國廣播電視互聯网,合共組成一個稱為「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的所謂商業机构,仍由原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長徐光春出任該集團管理委員會主任。這种只改外形保持實質的化妝法,其實是騙騙世貿的,目的在於事先塞住世貿將來指控中國以党干預傳媒市埸之口,同時也便於以貿易姿態斷傳媒去應對入世后國外傳媒大亨的入侵。

中國官方難於壟斷的是汽車市埸。因為中國本國汽車工業底子薄,早於入世之前便有外資進入。美國的通用和德國的大眾,同上海汽車集團合資,成為中國最大轎車生產企業,其名牌桑塔納汽車,年內銷量高達二十二万輛。日本本田投資廣州,与駱威汽車合作,各持百分之五十股權,年銷四、五万輛。這些中外合資企業因為有中方引路,各自已在中國建立起銷售网。入世后境外輸入的汽車,其銷售网絡自然比其他企業便利得多。

中國自身保險業的基礎也非常薄弱。因為國有企業屬於國家,無須保險,私有企業和私有產權受合法保障的歷史甚短,再加中國社會向來缺乏保險意識,所以中國自己的保險業差不多只在近几年才剛剛起步。目前全國有十七家中資保險公司,它們的資產全部加起來,還不及外國一間保險大公司那么多。照規定,入世后首批對外資保險業開放的城市有上海、廣州、大連、深圳、佛山。入世不到兩三天,已有三家外資公司進入,即:日本生命人壽、美國大都會人壽和紐約人壽。   

人壽保險對中國這個沒有社會福利保障的國家特別需要,故其市場潛力甚大,外資保險公司就是覷准這一點而蜂涌進來,使得中國保險監管會措手不及,腳陣大亂。為了應對外資涌進,它立即批准所有中資保險公司每間都以高速度增設分支公司。北京的華泰產險,獲准在十六個省會城市增設分公司,北京的新華人壽,獲准增設十五家分公司,深圳的華安產險,增設六家分公司,連違規被人民銀行接管的永安產險,也獲准增設十家分公司和五家支公司。

零售企業也是外資搶灘的一個方面。台灣太平洋集團,与香港盈科拓展集團和北京西單集團合資,搶在北京東三環的盈科中心,開設了「太平洋百貨」。美國連鎖便利店集團「7-11」(Seven-Eleven)、沃爾瑪(Wal-Mart)、台灣的統一、泰國的正大、香港的牛奶公司,都准備於二␾␾二年初進京大展拳腳。

中國對外資銀行在中國開設分行的要求比較嚴,只有總資產超過二百億美元的銀行才有資格。人民銀行統計透露,截至去年六月止,已有一百九十一家外資銀行進入中國。据了解,其中大多數只設代辦處,正式開設銀行的大概有數十家。入世對外資銀行開放的進程是:自入世之日起,外資金融机构即可從事存貸款、金融租賃、支付与划匯、擔保、兌換、公司并購、證券投資諮詢等業務;自二␾␾二年元旦起,可以對中資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可以預測,由於外資銀行信譽卓著,一定會吸引華人外幣存款和外幣划匯業務。至於個人的人民幣存款,要等五年之后才能實現。

■共產党玩弄新的游戲

中國進入世貿,總體上是在國企壟斷狀況下部分開放的,它給了共產党學習与世界經濟接軌的机會,也給中國私有企業的發展帶來較多的机遇。中國將會變成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國家權力緊握在共產党手里,意識形態層面和政治活動受到絕對壓制,權力嚴重腐化,而經濟則循著資本主義軌道發展,帶來繁榮和富裕,中產階層增長,貧富向兩極加速分化、失業大軍和社會貧窮加深社會矛盾。在這种社會里,中外資本家積極尋求發財之道,共產党的組織細胞便在中外企業里孳長,彼此相忍相安,中產階層沉醉於金錢追逐和享樂,社會失卻制衡力量。這就是共產党在玩弄香港一國兩制之后進而玩弄与世界接軌的新嘗試。它是蘇聯和東歐共產党垮台之后中國共產党在摸索中所開拓出來能夠利用資本主義以保持政權和特權的新方法。   

這樣的社會,可以稱為資本主義變种,也可以稱為共產党的變种,總之,是共產党在玩弄一國兩制之餘,再來玩弄与世界接軌的游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王雪冰丑聞与中國銀行業腐敗 (2/3/2002)    
  • 被指捲入王雪冰弊案 劉家昌夫婦不願接受採訪 (1/31/2002)    
  • 王雪冰弊案 傳劉家昌夫婦捲入 (1/30/2002)    
  • 林保華﹕王雪冰有比朱熔基更硬的后台? (1/30/2002)    
  • 王雪冰下台与李福祥自殺有關? (1/26/2002)    
  • 中國又一銀行高官受調查 (1/18/2002)    
  • 朱熔基得力干將王雪冰被”炒”可能与中國高層領導人權力之爭有關 (1/17/2002)    
  • 王雪冰案續發酵 背後有政治用意。 (1/17/2002)    
  • 涉案35人金額27億 中行被挖大案要案線索二十二起 (1/17/2002)    
  • 王雪冰被解職可能与中國高層領導人權力之爭有關 (1/16/2002)    
  • 中國建行行長下台震驚中國金融界 (1/15/2002)    
  • 中國銀行連爆特大弊案 (1/13/2002)    
  • 涉多宗大案 前中銀行長王雪冰丟官 (1/13/2002)    
  • 建銀行長王雪冰被撤職 (1/12/2002)    
  • 王雪冰被免職 中銀職員拍手慶賀 (1/12/2002)    
  • 大陸建行行長王雪冰突離任 (1/12/2002)    
  • 朱鎔基器重之人、前中銀行長王雪冰被「雙規」 (1/5/2002)    
  • 王雪冰指賓拉登不可能在大陸洗錢 (10/14/2001)    
  • 建行行長王雪冰﹕中國銀行像恐龍 (5/22/2001)
  • 相關新聞
    朱鎔基器重之人、前中銀行長王雪冰被「雙規」
    大陸建行行長王雪冰突離任
    王雪冰被免職 中銀職員拍手慶賀
    涉多宗大案 前中銀行長王雪冰丟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