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泡沫散盡 硅谷重起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3日訊】dot-com經濟泡沫破滅之后,硅谷已不再是人們心中新經濟的神圣之谷,成了被批評家嘲諷的“死亡之谷”。風險投資家也隨即從慷慨的大款搖身一變,成為吝嗇的守財奴(2000年的風險投資為210億美元,而2001年僅為60億美元)。原來寸土寸金的硅谷門前冷落鞍馬稀,無數失業人員卷起鋪蓋走人,大量空房無人問津不過,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去。

硅谷前輩再戰江湖

賽迪网3月22日消息,在你為硅谷幸災樂禍,或者為你一瀉千里的雅虎股票心痛不已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下网絡公司WozCam以及它的創始人Steve Wozniak。Wozniak于25年前在硅谷的一個汽車庫房里創建了苹果計算机公司,現在他返回了硅谷,開始了新一輪創業,為硅谷新一輪革命做著准備。現在,也許你會意識到硅谷正在悄悄地复蘇,机會正在向你招手。

了解內幕的人都知道,Woz的回歸意味著寒冬過后的硅谷已經開始复蘇了。經歷了歷史上最令人眩暈的繁榮和最令人沮喪的蕭條之后,硅谷即將開始引導下一輪的技術革新。Mobius風險投資公司的分析家HeidiRoizen表示,現在是創業的好時机,硅谷好像又回到了因特网爆炸前夕的20世紀90年代。

就某种程度上來說,當dot-com公司倒閉,大批雇員被辭退之際,硅谷就已經開始醞釀复蘇了。當時大批的MBA淘金者离開硅谷,投向傳統經濟的怀抱。但是那些原先硅谷的創業者并沒有离開,他們開始重新執掌硅谷的企業,并且開始著手其擅長的事情:科技革新。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新就伴隨著一段低迷時期。經濟學家道格亨頓表示,硅谷优秀的人才正臥薪嘗膽,對自身進行調整,以迎接下一次技術革新。

在咖啡屋或者自己的住處,這些硅谷老前輩們經常舉行聚會,進行交流,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在他們的腦海中,不斷蹦出極富創意的想法,他們將這些創意在同行間進行展示,并積極尋找進入市場的途徑。真是有了這樣一批積極的創業者,硅谷依然保持著活力。

風險投資蠢蠢欲動

然而對于這些創業者來說,他們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融資,如何獲得風險投資家的信任。不過這也是這些新公司區別于dot-com公司的一個重要成長特征,他們一旦獲得風險資金,那么新成立公司的壽命肯定要比Webvans和eToy之類公司長得多。因為現在的風險投資家不會像dot-com時代那樣隨便了,他們要對新公司進行嚴格的篩選,然后對中意者注入資金。(當然,Woz是個例外,憑借其業界的聲望,僅投遞了一份PowerPoint資料之后,風險投資商Mobius就盯上了他)。一位前任風險投資家MikeEdelhart表示,在過去的兩年間,風險資金扶植了一批垃圾公司,但是現在這种垃圾公司不可能再獲得投資,他現為一家新成立的數字排版公司Zinio首席運營官。

不過,風險資金也并非遙不可及。經過了dot-com的洗禮,風險投資家變得更加的謹慎,對于一個沒有可行性商業計划的公司,他們基本上不予考慮,這樣做顯然是為了避免dot-com災難的重演。為此,創業者在做技術和市場分析報告時必須更加投入,在dot-com時代一個星期搞定的分析報告,現在必須花上數個月的時間。聰明的風險投資家已經意識到一些最成功的公司如微軟和思科已經過了其鼎盛期,他們開始尋找新的獵物,這為那些新興公司創造了机遇。

新興技術托起希望

在很多方面,現在的硅谷正在重現其原先繁榮昌盛的景象。許多精英人士重新回到硅谷,為理性的工資而工作,這對于新興公司的成長極為有利,它們可以將最优秀的人才重新召集到門下,而對于老公司來說,也可以讓員工更加安心工作。如苹果不僅將軟件天才BudTribble召至麾下,而且還网羅了一批最好的工程師。

2001年的第四季度,風險投資在萎靡近一年之后首次出現了上升;職業中介机构發現企業需求雇員的預約電話劇增;9.11事件后,美國政府宣布企業在信息技術上的開支增加了15%;而且在資本市場,PayPal公司進行了成功的IPO發行,這一切跡象都在表明硅谷在复蘇之中。

在dot-com泡沫中,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几乎陷入了絕境,但是美國人對因特网的鐘愛依舊在不斷升溫。据美國商業部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自從去年9月份以來,美國的上网用戶已經達到了1.43億,超過美國人口的一半。每月有近200万新在因特网上進行注冊登記,這樣的發展速度在十年前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顯然,無所不在的因特网將極大促進新興公司快速散布其革新思想,就象個人計算机推動在因特网發展,芯片革命繁榮了PC一樣。經歷了因特网革新,下一次技術革新會是什么呢?有些分析家認為,在短時期最熱的部門當屬無線通信了,特別是無線局域网wi-fi技術,由于其工作頻段屬于免費許可證頻段,因成本低,可以在家庭、辦公室和各种公眾場合普及。現在硅谷至少已經有20家公司開始研制無線网絡產品,實現用戶無縫接入因特网。

另一個分析家看好的領域是分布式文件共享,實質上就是研制類似Napster公司類似的對等文件共享系統,當然實現要求系統是合法的,而且還要賺錢。目前,至少已經有5新公司獲得融資著手制定這一領域的標准。Web服務領域以及基于因特网的應用開發也是一個相當熱門的領域,而且這几乎已經成為鐵定的事情了,在上個月3000多名獨立程序開發者觀看比爾蓋茨介紹針對微軟.NET平台的開發工具。

同時,生物技術的興起為硅谷帶來了一個嶄新的領域——生物信息技術,采用計算机挖掘出DNA中的大量先前未知遺傳信息,這一領域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其他的一些分析家則專注于納米技術,利用該技術制造原子大小的設備為人類服務。這類新興公司有第一個吃螃蟹的Nantero,它主要致力于納米閃存的研制。而Alien技術公司則采用流體技術研制精細半導體。

至于上述哪种技術能夠獲得成功,為其創始人帶來巨大的收益,這并不重要,重要的至于它們為硅谷帶來了希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解析IT人士“實力” 失業6個月后工作經驗即失效? (3/21/2002)    
  • 互聯網泡沫導致硅谷辦公用房空閒率惊人 (3/18/2002)    
  • 硅谷昔日風光不再 微軟硅谷員工將面臨降薪 (3/16/2002)    
  • 硅谷不只搞IT 美微技術熱點區中也排第一 (3/15/2002)    
  • 復旦教授黃谷陽在美國殺人後自殺 (3/4/2002)    
  • 千億創業資本被套硅谷 (3/3/2002)    
  • 觀察:硅谷回暖之際需要靜下再想想 (2/26/2002)    
  • 美國最大規模信息安全會議在硅谷舉行 (2/21/2002)    
  • 美國電子灣發跡的啟示 (2/14/2002)    
  • 十個男人圍著一個女人轉 美國硅谷性別比例失衡 (2/12/2002)    
  • 网絡公司再成硅谷求職熱門 圓夢、淘金各有所圖 (2/10/2002)    
  •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1/30/2002)    
  • 雅虎的“好萊塢”套路能否重塑門戶模式? (1/25/2002)    
  • 硅谷發展低潮接近尾聲 強勁反彈指日可待 (1/16/2002)    
  • 人物:約翰-錢伯斯,非硅谷特質的普通人 (1/16/2002)    
  • 硅谷好消息頻出 經濟衰退到達盡頭? (1/10/2002)    
  • 硅谷失業率高倒閉多 今年圣誕無狂歡 (12/28/2001)    
  • 硅谷2、3歲娃娃學電腦是平常事 (12/26/2001)    
  • 硅谷華人歸國熱 美國專家不以為然 (12/22/2001)
  • 相關新聞
    硅谷好消息頻出 經濟衰退到達盡頭?
    人物:約翰-錢伯斯,非硅谷特質的普通人
    雅虎的“好萊塢”套路能否重塑門戶模式?
    分析:克隆硅谷的難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