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張錦華:新聞自由vs國家安全

張錦華(台大新聞研究所所長)

人氣 14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9日訊】《壹週刊》和《中國時報》刊載國安局「非法專案基金」一案,國安局以「外患罪」洩露國防機密為由要求調查局搜索該週刊及記者住處,扣下十六萬份該期雜誌;國安局又接著以「外患罪」為由對《中國時報》的報導提出告訴。一時之間,媒體被搜被告,關涉台灣新聞自由甚鉅,美國記者保護協會亦來電陳總統,詢問並呼籲尊重新聞自由。但媒體與法務部各執一詞,這次事件到底是迫害新聞自由呢?還是維護國家安全?媒體報導的尺度應該在哪裡?

原則上,無論是新聞自由或者國家安全都不是絕對的,而必須視案例本身而定。筆者因此仔細閱讀這兩份媒體內容,發現《中國時報》確實以報導「弊端」為主,而《壹週刊》的報導則涉及曝光部份的情報網絡。這兩者應該有所區分,不應一概以危及「國家安全」來對待。

《中國時報》三月二十日的報導內容,均是明顯的以報導相關基金的設立與經費數額為主,並輔以對該基金設立之違法弊端的討論,此外並無任何涉及國外情報網路之敏感內容。應屬於發揮新聞自由,監督政府高層弊端之新聞報導範例。

《壹週刊》的報導內容則較為可議,因為它不僅報導了基金成立及運作的詳細弊端過程及公文影本,同時將「明德專案」的運作網絡,包括工作項目、開會地點,以及參與的美日等國的部份成員一一列名刊載;而且,十分詭異的是,報導的態度卻並非以「揭發弊端」為目的,而是以肯定的標題如「軍事合作 成果鮮明」,並在內文中說明該案「在化解台海危機時發揮明確成效」等加以讚揚。

雖然此處的報導十分正面,但是卻令人對《壹週刊》濫用新聞自由感到驚訝:既然這個專案成功的發揮了維護台灣安全的功能,《壹週刊》為什麼把一個「成功」的情報網路曝光呢?難道除了揭弊之外,還有其他的意圖?

在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的爭議事件中,媒體的正當性應該以公共利益為宗旨,如果缺乏正當目的,擅將國家情報公諸於眾,恐怕已經不當逾越新聞自由的尺度,不但可能面臨法律制裁,媒體的信度也將受強烈質疑。

(原載台灣大紀元周報第52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謝忠良:壹週刊資料非劉冠軍提供 新聞來源無可奉告 (3/29/2002)    
  • 國安重金懸賞 青島下必胜令–榜首之爭硝煙彌漫 (3/29/2002)    
  • 國安局懷疑洩密案應有 外力介 (3/28/2002)    
  • 國安機密案首度開庭傳訊涉嫌外患罪的媒體記者謝忠良 (3/28/2002)    
  • 陳定南指新聞自由不能演變成新聞獨裁 (3/28/2002)    
  • 外交部長簡又新:曝光的國安機密資料有真有假 (3/27/2002)    
  • 秘帳風波 簡又新訪美受挫 (3/27/2002)    
  • 阿格西輕取約翰松衛冕成功 晉級那斯達克名人賽八強 (3/27/2002)    
  • 比利時全球最健康 美國名列十七 (3/27/2002)    
  • 七國集團尋求建議 杜絕類似安龍事件發生 (3/27/2002)    
  • 李登輝:密帳 爭取台灣的生存空間所作努力 (3/26/2002)    
  • 陳定南:台灣新聞自由已被濫用 (3/26/2002)    
  • 陳總統:結構性弊端不影響建立監督機制決心 (3/26/2002)    
  • 甲A第3輪綜述:進球与騷亂狂潮中 國安悄然登榜首 (3/26/2002)    
  • 謝長廷指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應取得平衡 (3/25/2002)    
  • 變更議程邀請國安局專案報告 國親兩黨闖關失敗 (3/25/2002)    
  • 陳總統將宣示推動情治系統法制化與維護新聞自由 (3/25/2002)    
  • 國安洩密案 台聯將促法務部搜索親民黨 (3/25/2002)    
  • 立委提議開公聽會 邀總統釐清言論自由 (3/24/2002)
  • 相關新聞
    立委提議開公聽會 邀總統釐清言論自由
    陳總統將宣示推動情治系統法制化與維護新聞自由
    謝長廷指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應取得平衡
    甲A第3輪綜述:進球与騷亂狂潮中 國安悄然登榜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