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時事分析:中東為何血腥氣味更濃

人氣 2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30日訊】(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 日前阿拉伯高峰會的東道主黎巴嫩,蓄意封殺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的電視實況演說,造成以色列佔領區的巴勒斯坦人極度沮喪,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世界的棄兒,要想建國唯有靠自己,於是一夜之間,以、巴之間的血腥氣味變得更為濃厚。

這次阿拉伯聯盟二十二國高峰會在黎巴嫩首府貝魯特舉行,會議主題討論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阿不都拉提出的中東和平方案,阿拉法特是各方矚目要角之一,但因受困於以色列禁止離開巴勒斯坦自治區的限制,無法親自出席峰會,只好約定在揭幕期間以電視實況轉播方式,向與會人士爭取支持巴勒斯坦建國。

儘管巴勒斯坦人要求解釋,但黎巴嫩當局至今未答覆何以取消阿拉法特實況演說轉播的理由。旅居土耳其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勒斯坦學者向中央社表示,儘管同為阿拉伯民族,但黎巴嫩人根本瞧不起數十年來以難民身分寄居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對巴勒斯坦人建國一事也從未真正關心過。   除阿拉法特之外,主導中東和平的另外兩位最主要的人物: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也因為阿拉法特未能與會而拒絕出席會議。三位要角缺席,已使這項阿拉伯世界的最高決策會議失色不少。埃及與約旦也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定的兩個國家。 

這次阿拉伯峰會討論沙國提出的中東和平方案,內容建議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恢復正常關係,但先決條件是以色列必須歸還一九六七年中東戰爭期間佔領的阿拉伯土地,包括約旦河西岸及加薩走廊等地,並同意巴勒斯坦人建都東耶路撒冷,及流亡海外四百萬巴勒斯坦難民有權回歸故土。

但儘管這個和平方案的框架得到了與會代表支持,方案內容是否能夠確實執行,卻是一項難以回答的問題。一位駐土耳其的阿拉伯外交官告訴中央社說,以色列必須無條件撤出所有佔領區,因為這本來就是以色列自阿拉伯人手中奪去的土地,換言之,以色列歸還土地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位外交官暗示說,以色列歸還所有土地後,阿拉伯國家是否願意與以色列恢復關係或恢復何種程度的關係,端視阿拉伯各國決定。這位外交官說,在這次貝魯特高峰會上,代表阿拉伯世界強硬派的敘利亞與黎巴嫩已清楚表達一項訊息,即「以色列唯有先撤出佔領區,再談其他」。

這次阿拉伯高峰會自始至終一片紊亂,雖然宣稱通過沙國方案,但對執行方案措施卻是「尚付闕如」,仍是缺乏具體成果,加以東道國的漠視,這對獨力與以色列軍隊血腥對抗已達十八個月之久的巴勒斯坦人而言,形成一種歧視與沮喪,「哈瑪斯」等巴勒斯坦極端組織訴諸最原始的武器「肉身炸彈」遷怒以色列,也是可理解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以巴衝突惡化 美外交陷入困境 (3/30/2002)    
  • 阿拉法特駐地以巴爆發激戰 (3/29/2002)    
  • 以色列原則上同意美國提出的以巴停火建議 (3/27/2002)    
  • 拒絕以色列赴會條件 阿拉法特將不出席阿拉伯峰會 (3/26/2002)    
  • 以巴暴力頻傳 九名巴人喪生 (3/25/2002)    
  • 巴勒斯坦表明以巴明天將恢復停火談判 (3/22/2002)    
  • 以巴安全談判未達停火協議但雙方同意再談 (3/21/2002)    
  • 美國副總統切尼結束訪問巴林抵達卡塔爾 (3/18/2002)    
  • 以巴官員會晤謀求減少暴力攻擊 (3/18/2002)    
  • 泰內特計畫 停火步驟 首次曝光 (3/16/2002)    
  • 美國敦促以巴停止互相攻擊創造停火机會 (3/14/2002)    
  • 意大利記者中六槍殉職 (3/14/2002)    
  • 安理会呼吁以巴和解 建立巴勒斯坦国 (3/14/2002)    
  • 安南公開譴責以巴雙方 (3/13/2002)    
  • 為和平請命 以色列女孩寫信給阿拉法特 (3/12/2002)    
  • 以巴又見武力衝突造成十八人死亡 (3/10/2002)    
  • 沙龍﹕以巴將在炮火中談判停火 (3/10/2002)    
  • 以色列向西岸加沙地帶發起地面和空中大規模進攻 (3/8/2002)    
  • 以巴衝突升級 互相展開報復行動 (3/6/2002)
  • 相關新聞
    以巴衝突升級 互相展開報復行動
    以色列向西岸加沙地帶發起地面和空中大規模進攻
    沙龍﹕以巴將在炮火中談判停火
    以巴又見武力衝突造成十八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