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餐桌污染: 明天我們還敢吃什么?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4日訊】煮飯碰上“毒大米”,吃肉遇上“瘦肉精”,買菜拎回“農藥菜”……連日來,餐桌污染問題成為大陸代表委員們議論的熱點話題之一。有的大陸代表指著餐桌直言相問:明天,我們還敢吃什么?   

  防治餐桌污染刻不容緩  

  一方餐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連。正因為如此,代表委員們對近年來一系列餐桌污染事件予以深切關注。

  中國已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壯舉。但初顯丰足的“米袋子”又面臨偽劣糧油制品和有毒大米頻繁出現、變質面粉流入市場、染色雜糧仍在銷售等新問題。來自福建的楷清海代表對“毒大米”事件至今記憶猶新:“摻著工業油的毒大米查出來的就有上百吨,沒查出來的不知道還有多少流入市場,擺上餐桌,吃進老百姓肚子里。這些制售毒大米的人喪盡了天良!”

  老百姓一天都离不開的水果、蔬菜污染也日益嚴重。据農業部對5省市抽查發現,50多個品种的蔬菜、水果不同程度存在農藥超標。甘肅代表王國文說:“甘肅的白蘭瓜沒有了過去的清香,新疆的哈密瓜失去了往日的甘甜,這都是大量使用化肥、激素、農藥,污染了瓜果的內在品質所致。”

  提起“瘦肉精”,代表委員人人喊打。全國政協委員李永安說:“近几個月,‘瘦肉精’攪得不少老百姓人心惶惶。廣東、浙江等地發生了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有毒豬肉中毒事件,消費者一時談豬色變。‘瘦肉精’簡直就是‘害人精’!”。

  隨著技術監測手段和群眾消費安全意識的提高,餐桌污染所暴露和涉及的產品越來越多。防治餐桌污染,刻不容緩。   

  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接連曝光的餐桌污染問題,直接損害群眾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政府和全社會的普遍重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所長方智遠委員說:“中國蔬菜中主要是有机磷、除虫菊脂類農藥、六六六等有机氯農藥等農藥殘留。這些農藥在人體內積蓄后容易引起慢性中毒,出現神經功能紊亂、精神錯亂、皮膚刺激症等症狀。”

  從長期看,餐桌污染還會對經濟和民族發展帶來危害。李永安委員說:“在食物生產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提高產量,會造成經濟的虛假增長和市場虛假繁榮。各种化學藥品潛伏在人體內,延續到下一代生育發育上,甚至可能影響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

  一些代表對餐桌污染的思考更加深入。四川代表胡華超說:“餐桌污染直接損害了群眾的身體健康,人們對天天要吃的東西都到了不敢輕信、提心吊膽的地步。如不及時加以整治,除了對經濟信用造成‘硬傷’外,必然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產生危害。”

  面對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問題,代表委員們呼吁有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數,決不能讓老百姓不明不白地吃下去。  

  從地頭到餐桌豎起道道“閘門”   

  如何清除餐桌污染,代表委員們暢所欲言,各抒已見。

  來自甘肅農村的董淑芳代表說:“地里圓白菜虫子多的時候,一畝地就要打10小瓶農藥。我們也不愿意給城里人吃這种菜,但不打藥菜就全完了。我建議,國家應多開發抗虫害能力強的优質蔬菜、水果品种,推廣使用低毒高效農藥,從地里開始豎起第一道關口。”

  對于面廣點多的食品銷售環節,四川、甘肅的代表認為必須分層次從嚴把關,在蔬菜、肉、蛋、海產品等大型批發集貿市場,建立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机构,加大食品檢測力度;加強對肉類蔬菜等食品市場的管理,衛生防疫部門和食品衛生檢查机构要對市場經營的食品實行定期檢查,并向社會發布,形成人人關注的輿論壓力。”

  重新制定、細化食品標准也是防止餐桌污染的有效途徑,代表委員們對此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楷清海代表說:“應對中國現有食品法規和標准進行全面清理,參照國際食品法典等國際標准修訂中國的食品衛生法規和標准,把不達標的食品擋在市場大門外。”

  很多代表委員在接受采訪時還不約而同地提出,對制造有毒食品的利欲熏心者必須采取重罰等手段狠狠打擊,決不手軟。

  給百姓一個安全的“米袋子”、一個綠色的“菜籃子”,這是代表委員們的愿望,更應該成為我們深入展開的實際行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餐桌上的地球 (2/13/2002)    
  • 中國同胞警惕餐桌上的甲醛污染 (11/29/2001)    
  • 周華健儿女不”買”老爸面子–喜歡周杰倫黎明 (11/28/2001)    
  • 質疑北京有150萬個百萬富翁 (11/22/2001)    
  • 新聞直擊:”地溝油”怎樣走上餐桌謀財害命? (11/17/2001)    
  • 活蝦竟是“尿蝦” 黑心攤主保鮮為省錢竟用尿泡 (11/7/2001)    
  • 右手握左手 (10/29/2001)    
  • 防不勝防:下水溝中的”地溝油”竟然流入食品市場 (10/17/2001)    
  • 餐館廚師不忍宰殺 歐洲最大龍蝦幸運得救 (8/30/2001)    
  • “勾勾搭搭”上了菜單 酒樓文化是不是變味了 (6/29/2001)    
  • 上海人一年喫蛇600多噸 (6/28/2001)    
  • 媚俗侵蝕美食界 菜名“包二奶”居然上餐桌 (5/25/2001)    
  • 女童灌湯餃淋身獲賠24萬 (5/18/2001)    
  • 中國的「餐桌危機」觸目驚心 (5/8/2001)    
  • 民警槍殺六人並割頭新聞背后的新聞 (4/9/2001)    
  • 狂牛症令佛羅倫斯牛排從餐桌上消失 (3/30/2001)    
  • 中國深圳明斯克公園:“和平號”空間站遺物展 (3/24/2001)    
  • 王軍霞24日婚宴 馬俊仁毛德鎮一笑泯恩仇? (2/8/2001)    
  • 澳洲漁夫捕獲一只250公斤重12公尺長的烏賊 (2/7/2001)
  • 相關新聞
    澳洲漁夫捕獲一只250公斤重12公尺長的烏賊
    王軍霞24日婚宴 馬俊仁毛德鎮一笑泯恩仇?
    中國深圳明斯克公園:“和平號”空間站遺物展
    狂牛症令佛羅倫斯牛排從餐桌上消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