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气吃飯益健康

霍壽喜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6日訊】傳統中醫十分重視天气、气候与人體健康的關系。《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凡是干燥的天气,容易傷腎臟;偏熱偏寒的天气容易傷心肺;多風和大風天气容易傷肝臟;寒濕或濕熱天气則易傷脾胃。同時,中醫又認為調節生活規律,适應四時气候之變化,能有效地保養身體,防御疾病的侵害。如何做到“看天吃飯”呢?下面列出對應的較佳飲食及其搭配。

⑴濕潤偏熱天气(空气濕度高于60%,气溫在20-30℃)。在這种天气下,人體的新陳代謝較為活躍,很适宜食用蔥、麥、棗、花生等食品。同時還要适當補充維生素B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筍子、菠菜、芹菜、薺菜等。古人認為: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調味。春天里的韭菜是人們的佐餐佳品,而韭菜的營養則可以与一些肉食媲美。

⑵濕潤高溫天气(空气濕度高于60%,气溫高于30℃)。此時,人居天地气交之中,濕熱交蒸,食欲普遍下降,消化能力減弱。故夏季飲食應側重健脾、消暑、化濕,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澤鮮艷,可适當選擇具有鮮味和辛香的食物。不可過多食冷飲,以免傷胃、耗損脾陽;要注意飲食衛生,變質腐敗的食物絕不可進食,避免引發腸胃疾病。

⑶干燥偏寒天气(空气濕度低于40%,气溫在5-20℃之間)。在干燥偏寒天气下,“燥邪”易犯肺傷津,引起咽干、鼻燥、聲嘶、膚澀等燥症,宜少食辣椒、大蔥、酒等燥烈食品,而應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蘿卜、番茄、豆腐、菱角、銀耳、鴨肉、梨、柿、青果等,多飲些淡茶、菜湯、豆漿以及水果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⑷干燥寒冷天气(空气濕度低于40%,气溫低于5℃)。冬天的飲食習慣應多食蛋禽類、肉類等熱量多的食品,其中以“冬令火鍋”最受青睞。尤其要注意多食蔬菜(火鍋也要盡可能地“葷素搭配”),同時還要适當吃一些“熱性水果”,如桔、柑、荔枝、山楂等。

(家庭與生活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鄰家女孩”梁詠琪推出新唱片
吃飯不宜同飲汽水
老板揮拳逼員工吞蒼蠅
不軌妻子紅杏出 牆   黑心局長殺人滅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