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達:中共利用大數據 全球需嚴防被統戰

人氣 1578

【大紀元2020年10月25日訊】2020年10月23日,美國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以「貴在坦誠」為題演講,直指中共慣用統戰,「建立檔案嗜好是列寧主義政權的特徵,透過蒐集與利用大數據,使得國家政策可以讓北京為所欲為」。

歷來中共把統戰視為三大「法寶」之一,它的統戰部門人數是美國外交人員的四倍。超過240萬筆外國公民的資料已被列入中共數據庫,建構了從事心理誘導的基礎。博明指出,「沒有任何政權比中共更有能力去影響他國的政策,以及國外民眾的認知和選擇」。

對數據進行建檔的「深圳振華數據信息技術公司」,其首席執行官聲稱他們的工作就是「攻心戰」,產品買家正是中共國安系統。檔案內容包括全球每個國家、王室、議會、法官、將領、科技專家、企業家、中央與地方官員等,連兒童也不放過,完全符合中共綿密滲透、無孔不入的鬥爭習慣。

博明認為,在統戰系統中,深圳振華並非佼佼者,可能只是中共會買單的商業公司之一,許多中國大陸的科技公司與應用程序開發商,能力更廣大得多,建立檔案可讓中共專門用於施壓、勒索、威脅、污衊、分化等手段。他說,因為手機與網路,我們將知識產權、政府文件、私人生活等任意公開。無形中,「我們自己創造條件,使獨裁者可以蒐集大量數據」。

博明指出,中共「大外宣」慣用兩個話術:「未來屬於我們,你愈早配合愈好」與「我們跟你們沒什麼不同,別擔心」。騙術不是永遠有效,遲早會被真相戳穿。「一帶一路」的巨大浪費與腐敗就是實例。當它欺騙與謊言達不到目的時,中共就訴諸恐嚇和脅迫。香港就是一例,去年上百萬示威者抗議北京箝制自由,中共便露出猙獰面目,不惜拆毀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框架,直接剝奪香港的自治權利。

博明的忠告與分析,並非杞人憂天。中共近年不斷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其中之一的「大數據研究中心」即將落腳中國杭州。資訊專家表示,聯合國的大數據中心恐被中共掌控,引發了國際社會擔憂。

上個月中共宣布,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該大數據中心被納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用於衡量、監測和管理可持續發展目標。

2007年後,中共派往聯合國的副祕書長都主掌「經濟社會部」,工作內容是「制訂規範、數據分析、能力建設」。十多年來,中共已在全球範圍收集大量數據,聯合國的合法招牌將使北京能確保來自成員國的所有數據,把中共的高科技暴政直接投射到世界各地。

今年10月14日,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公布了年度網絡自由(Freedom on the Net)報告,中共連續六年倒數第一,是65個國家中網絡自由情況獲得最差評分的國家。報告說,全球網絡自由情況十年來持續下降,中共更趁「武漢肺炎」疫情之機,擴大網絡監控、數據蒐集和審查言論,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社會控制。

極度諷刺的是,就在「自由之家」發布報告的前一天(10月13日),聯合國大會改選「人權理事會」(UNHRC)47席成員國其中的15席,結果人權紀錄最差的中共赫然入選。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痛批「人權理事會」擁抱獨裁政權,這項荒謬結果證明了美國退出UNHRC是正確的決定。

多年以來,中共施展金錢外交,逐步大規模的滲透聯合國相關組織,有計劃地拉攏、操控許多人權劣行的國家,結夥形成一個宛如黑社會、惡勢力的大幫派,相互庇護、遮掩醜事,霸占各項會議的話語權,形成「投票表決部隊」的聯盟,左右國際重大外交事項的決議,完全踐踏了聯合國創始的價值與意義。

6月17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發布一份最新報告,揭露中共自2017年底已採集了3500萬至7000萬中國公民的DNA樣本,來建立全球最大的警用DNA資料庫。中共刻意採用了數千萬無犯罪記錄者的DNA樣本,且在未取得人民同意下,逕行樣本採集,民眾完全無法干涉當局如何運用這些基因資訊。

資訊專家擔憂,由中共公安部門所掌控的DNA資料庫,將擁有可用來做身分識別的基因樣本,去譜出許多家庭的跨世代的家族譜,用來找出特定異議人士的家屬,並藉由向家屬施壓來打擊異議人士,讓人民遭受更嚴苛的監控。

中共違反國際人權公約,嚴重戕害了網絡自由、言論自由與信仰自由等基本人權。如今,劣跡斑斑的中共躋身「人權理事會」,猶如盜匪漂白成為警察,極可能會利用聯合國「大數據研究中心」去散播紅色意識毒素。各國政府需要提前因應,嚴防中共的統戰伎倆,以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的隱私權不受侵犯。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獨家】揭祕中共抗疫中的大數據監控
【思想領袖】埃利斯:美多方面反制中共挑戰
【西岸觀察】證人指控拜登 大數據分析川普贏
白宮官員博明:中共利用大數據發動新統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