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恆大新聞不斷,有錢了嗎?

人氣 1475

【大紀元2021年10月24日訊】作為爆發債務危機的世界最大房地產企業之一的恆大集團,其興衰雖然不一定標誌中共經濟的興衰,但是其沉浮的確能反映經濟周期的漲落,具有風向價值,值得我們追蹤。

恆大有三個最新的消息,先說兩個:一是停止向合生創展出售下屬上市公司恆大物業的交易停止;二是恆大意外支付8350萬美元美元債券利息。出售恆大物業的交易本將給恆大帶來200億港元的收入,雖然對近2萬億元的債務影響不大,但是在眼下急需現金的關口,200億有時候能起到逆轉小乾坤的作用。在沒有大筆進帳的情況下,恆大出人意料地支付了美元債利息,有錢了?

我們先看為什麼出售物業公司的交易被終止。根據合生創展的聲明,雙方約定的是買方將購買款打到恆大物業的帳上,待恆大物業與恆大集團之間的應收應付帳清理完畢以後,這筆款再從恆大物業打到恆大集團帳上。然而,雙方公告且股票停牌之後,恆大集團卻要求合生創展將購買款直接打到恆大集團的帳上,這就是分歧。恆大一方公告的終止交易的理由語焉不詳:「從證監會以外的其他方得到消息,合生創展未能符合對恆大物業股份作出全面要約收購的先決條件。」合生創展的理由似乎更可信。

自從恆大宣布要出售恆大物業以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許家印持有的恆大物業的股權至今沒有用於質押融資?恆大這種永遠渴求資金的房地產企業,沒有哪一項資產會免於被抵押融資的。明面上沒有,不等於私底下沒有。尤其當我看到著名財經公眾號「拆哪兒」最近的一篇文章「恆大危機與中國金融監管之殤」分析的許家印關聯企業的無數聯動後,更加認為如此。

「拆哪兒」的這篇文章中,分析了恆大的一批上下游企業,例如經營建材和建築裝飾的一些供應商,他們同時也是恆大的投資人。其中的令人不解之處在於,這些供應商從恆大拿到的合同與他們投入恆大的資金規模相比不成比例。這些企業應該沒有那麼大的資金投給恆大。作者在梳理了恆大下屬的恆大人壽公司投資的私募基金的資金投向,發現這些基金的資金大量流入了這些投資恆大的上下游企業。因此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恆大人壽從顧客收到的資金,流向了恆大的這些供應商,而這些供應商用這些資金來投資恆大,也就是說恆大的許多投資者並非完全、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

所以恆大的真實版圖並非表面上呈現的模樣。而恆大物業的股權很可能已經被用於融資,即便出售給合生創展,收到的錢也不是許家印的。網易報道碧桂園楊惠妍在與恆大接觸過關於收購恆大物業之後的一個評論,說恆大集團沒有誠意,似乎是個印證。既然出售之後沒有進帳,為何不留著這個優質資產維持集團的形象呢?所以與合生創展的交易,也許僅僅是許家印需要給市場營造一種積極解決問題的印象。

恆大在10月21日支付了23日到期的美元債利息。我在此前寫文分析過,恆大帳上並非沒有資金,只是選擇不付美元債利息,原因是如果沒有錢保交樓、妨礙中共維穩,輕則陷入牢獄之災,重則引來殺身之禍。但是,近期中共對房地產市場出現鬆動跡象,是許家印拿出幾億人民幣支付利息的主要原因。換外匯需要政府批准,付出這筆利息應該也是政府的意思,興許看到中國企業的美元債券真的跟垃圾一樣不值錢,需要處理一下危機了。

資金面的鬆動跡象來自於人民銀行(中共央行)。10月15日人民銀行的幾個司長出席說明第三季度數據的新聞發布會,其中一個司長發出放鬆貸款「緊箍咒」的信息:一些金融機構「對要求紅檔企業有息負債餘額不得新增,誤解為銀行不得新發放開發貸款,企業銷售回款償還貸款後,原本應該合理支持的新開工項目得不到貸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企業資金鍊緊繃。」

這是什麼意思呢?即便踩了紅線的房地產企業,雖然其有息負債餘額不允許新增,但是如果銷售房屋後將回款用於償還貸款,然後新開工項目可以繼續得到貸款。此舉對恆大應該有一定幫助:恆大償還貸款後,如果還踩著紅線,按照此前的做法就得不到新的貸款。但是現在有可能為新開工項目申請貸款了。恆大有大量土地儲備,只有不斷開工新項目,才有可能增加資金周轉。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行業的緊張、高壓氛圍因此而有所緩和。這是最重要的,許家印們會希望這個好消息有助於市場逐漸停止下滑,在現有穩定的房價水平上更多人願意買房。只要抱著這個期望,恆大就不能放任美元債違約砸爛恆大的招牌。一個月以前沒有支付該筆利息,已經帶來信譽上的巨大損失,也令其債權人忍痛打折出售債券。既然行業現出一絲曙光,要想抓住,就不能實質性違約。

10月20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一個金融論壇上致辭時強調「房地產市場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在得到滿足」,無疑也起到了房地產維穩的作用。

但是情況遠遠談不上樂觀。目前房地產稅問題看來暫時不會威脅房地產市場。但是,真正影響銷售的還有已經收緊的房屋按揭貸款政策。如果這個政策不放鬆,市場下滑還會繼續,房地產行業也將繼續在寒冬裡,恆大的資金緊張局面還是無法緩解。

第三個新聞,是恆大的新戰略出爐。10月22日恆大集團開會,宣布了三項戰略:「一是堅定不移、全力以赴實現復工復產保交樓;二是全面實施現樓銷售、大幅壓降房地產開發建設規模;三是10年內實現由房地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簡單講,就是「保交樓、縮小房地產業務、聚焦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十年後恆大變成一個車企。

大陸財經媒體《華爾街見聞》刊文問道:恆大向天再借十年?問出了人們思想中一個共同的問題。

轉型汽車首先遇到的還是錢的問題。恆大汽車至今已經投入近500億元人民幣,戰略很「高大上」:質量、技術水準和數量全部要做到世界第一,用大陸目前流行的話語就是「高舉高打」的做法。但是,首車下線日期一再推遲,今年年初計劃年末出品,明年批量生產。近日的會議上計劃明年年初首車下線。許家印做車企的戰略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恆大的企業風格。

恆大在房地產業給自己挖的這個坑,很難填平。除非再來一波熱潮,把房價再翻一番,這樣恆大的土地儲備都能夠變現、盈利,擺平恆大的大部分債務;同時,恆大汽車項目發展順利,承擔起餘下的依然巨額的債務,恆大才能獲得十年的時間完成這樣一個大的轉型。前一個條件幾乎不可能,除非習近平的經濟政策被徹底廢除,回到過去過去二十年的老路上去;後一個條件也是同樣艱難:除了缺錢以外,恆大粗放型經營房地產的文化和傳統、習慣,用來經營高科技的汽車企業,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小。所以,恆大的錢荒還在,制約著任何發展戰略的實現。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恆大違約風險加劇 分析:境外債權人如何應對
從恆大風波到能源危機 中國Q3經濟成長恐放緩
中國樓市面臨5萬億美元清算 恐步恆大之後塵
知情人士:恆大暫停出售恆大物業股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