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加州新移民分享網絡英語學習苦與樂

人氣 221

【大紀元2021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洛杉磯報導)美國是多元民族薈萃的社會,加州尤甚。大多數人初來乍到美國,都需突破語言和文化差異的關卡,赴成人學校選修「英文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ESL)課程,除了可以學習語言,同時亦是一種融入當地生活的方式。中共病毒(新冠病毒、Covid-19、武漢病毒)疫情期間,ESL課程也改為網絡授課,對學生而言不僅是全新的體驗,也收獲了學習的苦與樂。

移居美國三年,目前在洛杉磯縣克萊蒙特(Claremont)定居的戴女士本很喜歡運動,組隊參加美國網球協會(USTA),疫情前她每個週末都會與隊友一起練習、參賽,但目前所有的比賽都已暫停,她只能單打訓練,並開始選修聖安東尼奧山社區大學(Mt. San Antonio Community College)裡的ESL課程。她說:「本來上課要花很多時間在塞車上,但現在都改為網絡課程,在家用電腦上課更方便、省時。」

家住羅蘭崗(Rowland Heights)的華裔移民Momo也與戴小姐上同一門語言課程,她因疫情無法外出工作,乾脆給自己每天排滿學習課程。她在2020年的冬季課程裡一口氣修了托福(TOEFL)、會計、高階英文會話與寫作,每週上課四天,從早上9點上到晚上9點,中間只安排了短暫的幾小時休息,幾乎沒有閒暇時間。

Momo說:「我以前念書也沒這麼拚,托福在國內學很貴,現在有機會、又剛好有時間,當然得學。」她也很喜歡在家上網課的便利,可以充分安排時間,她說:「希望疫情結束以後也可以有網絡上課的選項。」

來自墨西哥的羅莎琳達(Rosalinda)則更喜歡在學校裡「面對面」上課的感覺,她說墨西哥鄉鎮居民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小孩十幾歲就要外出工作,家長多半沒有錢供給小孩上學,因為墨西哥的學費很高昂,政府也沒有提供中學義務教育,所以她很珍惜在學校學習的機會。

羅莎琳達在波莫納 (Pomona)上班,有時趕不及回家上課,就直接用手機加入課程,邊開車、邊學習,成為網絡課堂上的奇景。老師雖不鼓勵學生開車上課,但也給予通融,並反覆提醒羅莎琳達要注意交通安全,不需要回答問題。羅莎琳達計畫結束ESL課程後繼續上大學,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

住在拉文(La Verne)的Mouna Khoudary是敘利亞移民,她在2015年來到美國,已經選修了兩年的ESL課程。她覺得在校學習比較充實,網絡課程容易使人分心。她說:「在家太懶散了,教室上課有一種氛圍,讓我學習比較有效率。」此外,網絡課程少了許多學生們彼此交流的機會,缺乏口語訓練,對Khoudary而言,網絡課程的學習效率反而低,但因為疫情下沒有其它選擇,她也只好繼續上網絡課。

Khoudary說:「網絡課程有很多不確定性,也不是每個人家中的網絡都很好。」有一回上課,授課老師的電腦突然當機,全班廿幾個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是要等老師回來,還是提前下課,最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約莫過了五分鐘後,老師才匆忙重新上線,不斷表達歉意,用平板電腦繼續上課。

ESL課程是美國政府提供給非英文為母語者的免費學習機會,大多設立在大學、教會或圖書館內。學生依據自己程度分級後,可選擇會話、文法或寫作、閱讀等不同課程,有些學校還會提供進階培訓職業技能的英文學習,老師也會向學生介紹美國文化及社區活動,鼓勵學生融入美國生活圈。◇

責任編輯:孟文瀾

相關新聞
北維州社區大學提供職業ESL課程及部份獎學金
削減ESL課程 安省新移民受打擊
VCC呼籲省府撥款保留ESL課程
讀美國高中 華裔女生1個月跨越ESL課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