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賣粽18年 端午節賣出近千個

人氣 457

【大紀元2021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霖昭紐約報導)14日(週一)是端午節,人們在紐約的法拉盛緬街能看到路邊和商店有粽子,而且是在顯眼的位置。有華人一個人就包了一千多個粽子帶來賣。

胡葉(右)的先生朱指南(左)說,包粽子是很辛苦的,這些粽子都是胡葉一個人包好的。
胡葉(右)的先生朱指南(左)說,包粽子是很辛苦的,這些粽子都是胡葉一個人包好的。(李霖昭/大紀元)
71歲的黃輝說他剛買了兩個紅棗餡的粽子,一會兒要去買肉粽。
71歲的黃輝說他剛買了兩個紅棗餡的粽子,一會兒要去買肉粽。(李霖昭/大紀元)

緬街的一家賣點心、熟食的餐館,把門口餐車裡的食物也換成了粽子,路過的人忍不住好奇地多看兩眼這道新的風景。71歲的黃輝看中了這家粽子,於是手指著他想要的那個,請售貨員幫他裝起來。黃輝來自廣東深圳,他說:「現在買兩個紅棗餡的,用來拜神。等會兒在其它地方再買多幾個用來吃的,買肉粽。」

黃輝在這家店只能買到紅棗餡的粽子,所以他要換一個地方買肉粽。在他看來,在端午節用素粽子拜神,是他小時後看著長輩這麼做的。肉粽子對他而言,似乎更屬於給自己享用的美食。

至於去哪一家買肉粽,他已經有了計畫。在光顧這家店之前,他沿著緬街的附近兩側路段「考察」了好幾家賣粽子的攤位,最後看中了對面天橋下的一家肉粽。

他發現今年緬街上賣粽子商家,仍然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那麼多。「以前端午節,這附近起碼有十幾個攤位賣粽子,剛才我從圖書館走過來,也就只有三四家。」

黃輝住在法拉盛,去年端午節處於疫情期間,他一樣出門買粽子,最終也買到了。「我並不是非常喜歡吃粽子,但是因為今天過節,就像北方人過年喜歡吃水餃,這是習俗。」他覺得端午節吃上粽子,能帶來一種平平安安的踏實感。

黃輝看中的這家肉粽,被放在印有醬油品牌的白色桶裡,剩下的粽子不到半桶了。這個攤位的主人叫胡葉,來自浙江溫州,今年60多歲。她今天賣的粽子其實並不只有兩個桶的量。

胡葉說,她移民來美國有21年了,她已經賣了18年的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她家人出來幫著她賣粽子,從13日(週日)開始賣。她今天帶來了一千多個粽子,全是她一個人親手包的。別的放在車上,取出來的粽子快賣完了,就去車上補貨。從早上11點開始,她到下午已經賣了大半,她說快要賣到一千個了。

「我一個人一天能包一千個粽子」,「一早做到晚上」。她家有兩個大鍋,一個鍋每次能篜100個粽子。包好的粽子蒸上兩個半小時,才能蒸好。

端午節這天,胡葉的先生還有她姪子姪女都出來幫忙賣粽子。她在天橋下只賣紅棗餡和豬肉餡的粽子。而在圖書館的對面,她的先生在賣著更多的種類,這些粽子被放在一輛推車裡,用紙板列出不同的口味:棗子粽、紅豆粽、花生粽、蠶豆粽、豆沙粽、白米粽、肉粽。

胡葉的先生朱指南今年70多歲,他認為「包粽子是很辛苦的」,提到胡葉今年包粽子包到手疼。不過胡葉對此不太在意,她說包的粽子有人買是一件開心的事。

朱指南移民美國這20多年來,他說自己一直住在法拉盛,看著當初這裡從沒多少華人,比較多西班牙人和韓國人,幾年後華人開始多起來,再到去年疫情街上都沒有多少行人,法拉盛的變化很大。

胡葉說,她和先生移民美國後,最初是在法拉盛開店賣粽子,店裡還有排骨麵、拌麵等小吃,從早開到晚,店面就在緬街黃金商場的位置。當初的粽葉是她託人人從國內帶來的,而現在,她直接在美國買粽葉。

胡葉形容,開店那時才叫辛苦,由於不懂英文,她不方便和衛生局的人交流,所以她的店開了五六年就只好停業了。衛生局的人來罰款一次幾百,有的上千,她記得罰得最多的一次是三千美元。罰款的原因,是例如她沒有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進冰箱。對她而言,豬肉放在一邊,能方便取用,而且是新鮮的。但衛生局的要求,她由於聽不懂對方說什麼,只好一次次被罰,也就沒有什麼利潤。

沒有店面後,她轉為在街上賣粽子,一週出來賣六天。後來年紀漸長,她減少了出來的頻率,不過端午節前夕依然會是她忙碌的日子。去年的端午節她也在緬街賣粽子,她說那時街上的人很少,能賣出但不多。

今年她的粽子沒有漲價,還是兩塊五一個,但粽子的原料漲價不少。她舉例說,以前糯米一袋40磅,賣32元,今年賣50元。以前豬肉一磅1.3元,今年賣1.9元。之所以不漲價,她說是希望大家吃得開心一些。◇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端午粽子紐約飄香 思鄉情更濃
端午到 紐約華社粽子飄香
端午節尋粽香 南方粽多  東北大棗粽難覓
端午節 法拉盛華人小吃店售粽逾千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