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義林管處用心 鹽地產出高纖綠寶石

2021(110)年3月邀請專家學者至試驗地觀察抗鹽烏腳綠竹生長情形及提供相關建議。(嘉義林管處提供)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6月~8月是綠竹筍的旺季,綠竹筍能生長在惡劣環境中,嘉義沿海地區因有地層下陷、土壤鹽化的問題,不僅在地居民農耕不易,海岸造林工作也是相當有難度。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去2020(109)年6月在嘉義東石沿海地區試驗栽植原生烏腳綠竹試驗,這批竹苗由原來70公分生長到超過2公尺高,已經可以開始收成,綠竹筍單價高,未來可推廣給海岸鹽化地農民種植,不僅兼顧生計又可營造海岸防風林及提高生物多樣性,一舉數得。

嘉義林管處指出,烏腳綠竹特產台灣,生長迅速且可扦插繁殖,為海岸防風林的潛力樹種,該處選擇在嘉義縣東石鄉試驗栽植45株抗鹽烏腳綠竹,竹苗來自中央研究院前研究員黃麗春博士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培育的抗鹽烏腳綠竹組織培養苗,林地位於漁塭旁,土壤為壤質砂土且有鹽化現象,栽植環境排水要好,且竹子忌罹煙草嵌紋病毒(TMV),所以栽種的人員都不可以有抽煙習慣。

 目前試驗的抗鹽烏腳綠竹已從原來70公分苗高生長成2公尺高。
目前試驗的抗鹽烏腳綠竹已從原來70公分苗高生長成2公尺高。(嘉義林管處提供)

前陣子乾旱,雨量少日照強,林管處人員發現部分葉子末端有枯黃佈滿蚜蟲在吸食汁液,雖然有蟲害並不須施用藥劑,因為後來開始上演自然課程所教一物剋一物的「共生關係」,當蚜蟲出現時,蚜蟲的剋星–瓢蟲,絕不會錯過這美味大餐 ! 會將之一一捕殺,因此有瓢蟲的地方,一定有蚜蟲 ! 有蚜蟲的地方就有螞蟻 ! 蚜蟲、螞蟻、瓢蟲三者之間形成有趣的三角關係,經大雨過後滋養大地,枯黃的葉子及蟲害情況已全然改善,綠油油的竹子和林地充分表現生命的活力,雨後的夏筍也嶄露頭角了。

 抗鹽烏腳綠竹筍近期也可以開始收成,未來有望推廣給嘉南沿海地區農民栽植。
抗鹽烏腳綠竹筍近期也可以開始收成,未來有望推廣給嘉南沿海地區農民栽植。(嘉義林管處提供)
 2021(110)年3月因乾旱及強日照,試驗抗鹽烏腳綠竹上出現蚜蟲與瓢蟲共生情形。
2021(110)年3月因乾旱及強日照,試驗抗鹽烏腳綠竹上出現瓢蟲捕食蚜蟲情形。(嘉義林管處提供)

林管處對於試驗性培育的抗鹽烏腳綠竹,除利用儀器檢測鹽度、導電度、酸鹼度等蒐集土壤鹽度資料,並採取土壤樣本再請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檢測土壤相關特性,檢測結果表土導電度較高、有鹽化現象且偏微鹼性,後續將陸續研析竹子耐鹽的容許程度。這批試驗栽種烏腳綠竹迄今剛滿一年,還無法評估產量,未來有望推廣到嘉南沿海地區,讓農民栽植高纖綠寶石賺取綠金。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