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收緊監管 波及五大行業 數千億美元蒸發

人氣 100

【大紀元2021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葉依帆綜合報導)繼今年4月以阻礙競爭為由對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實行巨額罰款後,中共當局再次收緊監管,短短一個月受波及的行業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受到波及的行業包括網約車、送餐服務、校外輔導、加密貨幣和娛樂行業,這些行業中部分已在美國上市。

法新社7月29日發自北京的報導指,北京當局越來越收緊對新興經濟領域的管控,中國金融市場股市週一(7月26日)出現暴跌,香港在三個交易日內損失超過10%,然後在週三(7月28日)以綠色收盤。

另據路透7月27日發自倫敦的報導,中國大型科技股連續第三天遭遇大規模拋售,影響已開始蔓延到匯市和債市,國際投資者損失慘重且感覺前途未卜。

週二(7月27日)下跌的股票中,互聯網巨頭騰訊急挫9%,遭遇1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因其社交應用APP微信暫停了新用戶註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需進行安全技術升級。

僅在過去一個月,中共就對多家尋求在海外上市的互聯網企業進行包括安全方面的審查,並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規。

網約車行業受到重大打擊

騰訊與中共當局最大摩擦是它投資的共享出行企業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 7月2日,滴滴出行在紐交所上市才2天,中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簡稱:國家網信辦)按照《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網約車滴滴出行實施網絡安全審查,並停止了滴滴中國業務新用戶的註冊。

7月4日,國家網信辦再次發布通報稱,「根據舉報,經檢測核實」,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因此,國家網信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從上市到下架所有應用程序前後只用了5天時間。

據彭博社報導,中共政府現在正在考慮對滴滴採取懲罰措施,罰款數額可能超過對阿里巴巴的罰款。目前,滴滴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已損失了近40%的價值。

滴滴在首次公開募股(IPO)中以每股14美元的價格發行美國存託股票(DS),籌集了約44億美元,這是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BABA)重磅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在美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就在滴滴出行的應用程序被勒令下架後,國家網信辦又宣布對物流信息平台「運滿滿」、「貨車幫」以及招聘平台「BOSS直聘」展開網絡安全審查。而BOSS直聘和運滿滿與貨車幫的聯合成立的滿幫集團分別在6月11日和22日於美國掛牌上市。

校外輔導受到全面限制

另一個遭受重創的行業為校外輔導。 7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及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學科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

其中「雙減政策」規定,這些公司不能在週末或假期提供與學校教學大綱相關的輔導,他們也不能為6歲以下兒童提供在線課程或學術課程。

消息公布後,中國教育股在A股、港股連續三個交易日(23日、26日和27日

暴跌,僅23日單日,港股教育板塊市值蒸發了467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財經門戶網站「證券之星」報導,在美上市的教育類中概股的牛市行情一直持續到今年2月,但自2月高點以來,教育三巨頭——好未來、高途、新東方股價分別下跌93%、97%、85%,新東方、好未來、高途集團的市值分別僅剩66.62億美元、38.69億美元、8.96億美元,三家公司市值累計蒸發超1,125億美元,根據L.E.K.諮詢公司數據,該行業在2018年的價值約為2,600億美元。

新華社7月28日晚間11時曾發文救市稱,「這些監管政策並非是針對相關行業的限制和打壓,而是有利於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發文時間正值美股交易時段,教育股短暫反彈,不過30日再度大跌。

送餐業受到嚴格監管

7月26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多個監管部門出台《關於落實網絡餐飲平台責任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

根據新規,公司必須保證送貨員工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並保證合理的工作節奏,包括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考核要求」等一系列舉措。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擁有「餓了麽」網絡餐飲平台,是中國目前兩家最大的網絡餐飲平台之一。

新規出台後,7月26日,阿里巴巴美股同日重挫7.2%;7月27日,阿里巴巴港股早盤跌4.3%,創16個月新低。

另一個遭受重創的中國最大外賣平台美團((Meituan))7月26日港股大跌13.76%,創下2018年9月上市以來最大跌幅,美團主要股東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 Ltd.)當日收跌7.72%。

嚴格限制虛擬貨幣交易

近來,中共當局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限制正逐步升級。

7月14日,「安徽全面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悉,安徽將從嚴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電項目,全面清理關停以各種名義建設的虛擬貨幣挖礦項目。至此,安徽成全國第6個清理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的省份。

7月8日,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國新辦吹風會上將比特幣等私人數字貨幣稱作「洗錢和非法經濟活動的支付工具」。

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項公告。公告稱,金融和支付機構不得接受加密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也不得提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服務和產品。

以太坊、萊特幣、狗狗幣等其他加密貨幣也普遍出現恐慌式拋售,部分幣種一天內跌幅曾超過30%,一度引發崩盤擔憂。

據中新經緯報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預測,未來全中國範圍內將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既然已經設定為非法,且進行打擊,那麽最終會擴散到全國。」

中共對加密貨幣支付手段的態度出現徹底反轉始於2019年,指控加密貨幣是為「犯罪活動」服務的工具。

網上遊戲直播也受波及

7月10日,中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文稱,依法禁止虎牙公司與鬥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並。作為中國遊戲直播領域的兩大領先平台鬥魚和虎牙,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是這兩家平台具有實質控制力的大股東。

這一消息對騰訊來說是一個挫折,它曾希望控制合並後的新實體,並鞏固其在視頻遊戲領域的主導地位,但被市場監管總局以反壟斷的名義加以阻止,騰訊被迫放棄獨家權利。據分析人士稱,虎牙和鬥魚加起來佔有市場80-90%的份額。

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中國股市7月27日遭遇6億美元的資金外流,7月26日的外流規模高達20億美元。@

責任編輯:邵亦

相關新聞
螞蟻集團或設控股公司 接受中共監管金融業務
分析:中共監管技術巨頭 進行數據控制
遭中共監管 蘋果iCloud新功能無法在中國使用
中共監管風暴延燒 陸股、亞股收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