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廣旅遊成效不彰 遊客消費再創新低

人氣 639

【大紀元2024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香港一年多前恢復正常通關,成為全球最後一批解除防疫限制的地區。雖然政府多次強調「全面復常」,更從去年初開始推出「你好,香港!」、「開心香港」和「香港夜繽紛」等,吸引市民和旅客消費,但環顧多項數據,成效不彰。

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旅發局數據資料,旅客境內消費開支,不包括疫情期間的數字,是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以來的新低。至於反映香港的零售銷貨價值、食肆收益,仍然未恢復疫情前的規模與狀態,部分甚至比去年同期、剛解除防疫限制之際遜色。

*不包括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旅發局。(大紀元製表)

去年外地旅客少疫情前約一半

政府力推旅遊,香港旅遊發展局疫情後大撒幣用於市場推廣,旅遊推廣支出預算從2021至22年度的11.38億元,大增至2022至23年度的10.75億元,2023至24年度更達12.062億元。

但是經過一年多,旅客數字仍然未恢復。今年3月訪港外地旅客(來自大陸的旅客除外)人次有近94萬,達到疫情後的單月高峰,不過相比疫情前同期的超過110萬人次,仍有距離。

2023年全年計,外地旅客只有601.53萬人次,比2018與2019年全年的1,301.45萬與1089.92萬,分別少54%與45%。

*不包括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旅發局。(大紀元製表)

去年大陸客只及疫前六成

如果單計大陸旅客,3月有246.24萬人次,只有2019年同期的近448萬人次的55%。

以2023年全年計,大陸旅客只有2,676萬人次,只及2018年5,103.82萬的52%、以及2019年4,377.47萬的61%。

大撒幣推廣 旅客消費仍然未「復常」

旅發局去年11月起,向訪港旅客派發100萬份「香港夜饗樂」餐飲消費券,每份價值100港元。旅客憑券可在傍晚6時後,到約1,200間指定餐廳及參加酒吧消費,不設最低消費要求。另外,旅發局去年12月起,亦向本地市民送出合共20萬份「香港夜饗樂」餐飲消費券。

此前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透露,已經派發全數餐飲消費券。100萬份旅客版消費券,六成由大陸旅客領取,但是整體兌換率僅兩成,活動整體開支達2,400萬港元。

*不包括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不過夜旅客消費開支遜2019年近兩倍

雖針對旅客大派錢,2023年全年的旅客境內消費開支,卻不如2019年。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23年的過夜旅客境內消費開支,為1,190.7億元,不算疫情期間的數字,是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以來的新低,更未及2019年的1,381.95億元。

至於入境但不過夜的旅客方面,2023年的消費開支只有221.64億元,是2008年以來的新低,更遜於2019年近兩倍。

去年大陸旅客消費創2009年以來新低

單以香港旅客最大單一來源地的中國大陸而言,不論是過夜旅客,還是入境不過夜旅客的消費開支,都是2009年以來的新低。

大陸到港過夜旅客的總消費開支,比2019年少一成七,只有804.7億元。至於入境不過夜旅客方面,跌幅誇張,去年只有198.82億元,比2019年的604.04億元少兩倍。

*不包括2020至2022年疫情期間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在人均消費方面,大陸過夜旅客去年每人消費6,495元,雖然多過2019年的5,990元,但也是自2008年以來的第二新低,比2013年高峰的8,937元,少兩成七。

大陸近年百業蕭條,人們興起「特種兵旅遊」,不乏不在港過夜者。數字顯示,去年入境不過夜的大陸旅客在港人均消費僅1,383元,比2019年的2,410元減少37%,同為2008年以來的新低。相比2013年高峰的2,721元,更是少近一倍。

去年零售銷貨價值 除疫情期間12年來最低

至於香港整體市道,據政府統計處數據,去年香港零售業銷貨價值為4,066.49億元,除了疫情期間的2020至2022年,是2011年以來最低,並未回到疫情前水平。

根據最新數字,今年3月,香港零售業銷貨價值為311.91億元(臨時數字),比去年同期的335.22億元差。單以3月數字比較,除了疫情期間的2020至2022年,是2010年以來,零售業銷貨價值最低的3月。

*2024年3月為臨時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去年食肆收益 除疫情期間2016年來最低

食肆收益方面,去年共為1,095.38億元,不包括疫情期間的2020至2022年,是2016年以來最低。

*2024年1至3月為臨時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在疫情後的2023年至今年3月,食肆收益最高的月份,已經要數到去年1月。去年1月正值政府在2022年12月底取消疫苗通行證,及西方與中國新年,食肆收益達近96億元。接下來的2月,雖然中港全面通關,香港食肆收益亦下跌到86.1億元。2023年餘下的月份,仍然在90億到95億元間徘徊。不過到9月及11月,曾經分別下跌到只有約86.1億及89.14億元。

今年開始,根據政府的臨時數字,1月及3月的食肆收益,分別只有95.71億元及93.29億元,均稍微遜於去年同期的分別95.97億元及93.61億元。

酒吧收益今年首季遜去年同期
2023全年 金融海嘯以來最少

反映夜間市道的酒吧業,自從政府在2022年12月底取消疫苗通行證後,只有去年10月至12月的收益,及得上或超過疫情前的2019年。2023年全年的酒吧業收益,為13.4億元,除了疫情期間,是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以來最少。

*2024年1至3月為臨時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踏入2024年,首季的酒吧收益只有2.74億元,只及去年同期3.32億元的82%。◇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HK Express推四級行李政策
星展香港:維持預期本港全年經濟增長2%
中共國安可隨意查民眾手機 學者支招應對
【拍案驚奇】香飄飄翻車始末 日本華人戰粉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