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救樓市放大招背後 經濟指標大幅下跌

人氣 2003

【大紀元2024年05月2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趙彬採訪報導)為了阻止慘淡的樓市繼續下滑,中共當局近日放出三個所謂「大招」,包括推出3,000億元人民幣(約415億美元)收購庫存房基金等,中國媒體將其吹捧為所謂「史詩級」政策力度。不過市場分析認為,收購住房庫存至少需要5萬億元人民幣(約6,910億美元),而當局目前的財力值得懷疑;同時,出台這些政策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指標正全面下跌的嚴峻局面。

救爛尾樓市「三大招」備受質疑

在5月17日中共國務院的房地產工作視訊會議當天,中共央行、金融監管機構接連推出「三大招」,配合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在會上所稱的「商品住房爛尾風險處置攻堅戰」。

第一招,降低購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15%;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於25%。這是中國四十多年商品房史上首次,即便在2008年和2016年的兩次大力刺激時,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維持在20%。

對於下調購房首付比至15%,市場反饋認為,這一政策只是讓購房者輕鬆「上車」,但變相增加了購房者的月供以及房貸總額,是需要與房貸利率綜合考慮的「陷阱」。

第二招,降低房貸利率。包括下調購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業房貸利率下限。

中共央行發布通知稱,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分別調整為2.35%及2.85%,而第二套房屋的公積金貸款利率分別調整為不低於2.775%及3.325%。

關於商業房貸利率的下限,中共通常為房貸設立一個市場基準利率(LPR),在此基礎上小幅浮動,現在取消這一基準利率,銀行可根據市場競爭,自由決定房貸利率。

中共官媒聲稱,政策落實後,大多數城市房貸利率可能下降0.3個至0.4個百分點。依100萬元貸款、30年期限、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計算,總利息支出可減少7萬餘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在中共出台相關政策之前,各地在巨大住房庫存壓力下,已有城市取消了房貸利率下限,現在只是官宣其「正當化」而已。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343個城市(地級以上)中,75個下調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64個取消了下限。除北上廣深等少數一線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房貸利率下限已降至全國統一水準。

市場人士認為,這次當局正式宣布取消購房貸款利率下限,此前已實施了下調或取消了購房貸款利率下限的城市,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並不大。對於此前未作調整的一線等樓市較強勢的城市而言,有多少城市跟進還有待觀察。

第三招,中共當局釋放直接收購住房庫存的意圖。何立峰稱,商品房庫存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隨後,中央行宣布,擬設立保障性房屋再貸款,規模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

中共央行副行長陶玲稱,央行依貸款本金的60%發放再貸款,預計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約691億美元)。

當局欲救樓市 所需資金嚴重不足

中國房地產爆雷兩年多,當局相繼出台的各種政策均告失敗。這次何立峰聲稱的「政府可酌情以合理價格收購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成為這輪救市最核心的關注點。

不過,樓市的現實數據以及專家的分析顯示,當局欲救樓市,但面臨所需資金嚴重不足的現實,媒體吹捧的所謂「史詩級」政策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據易居研究院數據,2024年3月,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規模約49,916萬平方米,按照一、二、三四線城市分類,分別為3,586萬平方米、24,163萬平方米和22,167萬平方米。

通常商品房從建成到售出需要一定周期時間,即所謂的「去化周期」,而因經濟狀況以及一二線等城市等原因,其「去化周期」存在一定差異。數據顯示,3月份100個城市中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分別為:19.2個月、21.6個月和33.1個月;而疫情前的2019年12月份的「去化周期」分別為:12.2個月、8.9個月和10.2個月。

天風證券分析師宋雪濤分析認為,這次當局直接收購住房庫存的目的是提振和穩定當前的樓市,把住宅「去化周期」壓縮至18個月以內。根據天風證券測算,要達到這一目的,需約7萬億元人民幣(約9,675億美元)的資金。

另外,野村證券估計,中國有高達2,000萬至3,000萬套未完工房屋,政府至少須花費4,400億美元才能蓋完這些房屋;英國巴克萊銀行估算,中國的庫存房規模達28萬億元人民幣(約3.9萬億美元);加拿大研究機構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策略師布達葛揚(Arthur Budaghyan)表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市至少注入5萬億元人民幣(約6,910億美元)資金,才能廣泛對經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目前,中共央行僅出台3,000億元人民幣的再貸款計劃被認為是「杯水車薪」。北美投資顧問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北京推出的號稱史上最強的三大招對提振樓市的作用有限,政府債務纏身,已拿不出錢,想去庫存也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此外最關鍵的問題是,作為住房需求端的老百姓對未來經濟普遍缺乏信心,購買意願大幅度下降。

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跌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中共當局出台救樓市政策的大背景是:4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全面下跌,樓市也是延續「量價齊跌」的嚴峻局面。

官方數據顯示,4月份的中國社會融資規模減少近2,000億元人民幣(277億美元),是二十多年來首次減少。這意味著企業對貸款等資金的需要出現下降,預示經濟規模有可能步入收縮趨勢。社會融資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是直接反映經濟景氣的重要指標。

此外,另一項反映經濟活動的流通中的現金和企業活期存款的狹義貨幣(M1),4月的餘額同比下降1.4%,意味著商業活動低迷。

中共國家統計局5月17日發布數據顯示,1至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3.1萬億元人民幣(約4,286億美元),同比下降9.8%;房地產的施工面積687,5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8%;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9,25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3.8%;新建商品房銷售額28,067億元(約3,871億美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1.1%。

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較上月上漲的城市,數量僅為6個,較上月減少5城;其餘64城環比下跌,占統計城市數的約91%。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表示,4月新房價格下行壓力進一步加重,70城價格總體環比跌幅呈擴大之勢,而且上漲城市數明顯減少,創歷史新低。整體來看,目前市場價格持續低迷,探底狀態似乎暫未止步。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樓市蕭條 杭州市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購
樓市萎靡 大陸房企推出「買一送一」活動
經濟衰退強化管控 鄭州禁自媒體「唱衰樓市」
樓市扛不住了?北京放鬆離婚人士買房條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