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訪】台海局勢 韓學者:韓國應關注做好準備

2024年5月24日,台灣裝甲車在金門的一條街道上行駛。賴清德就職台灣總統之際,中共當天正在進行爲期兩天的環台軍演。(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1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採訪報導)總統賴清德就職典禮才剛結束,共軍23日就無預警發動「聯合利劍-2024A」環台軍演,不僅加深台灣人反感,國際社會也予以嚴厲譴責,指責中共在台海升級緊張局勢,並呼籲民主國家共同為維護台海和平現狀努力。

韓國信韓大學特聘教授、韓國國防外交協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學博士趙顯珪(Cho Hyeon Gyu)。(趙顯珪提供)

學者:韓台是兄弟之邦

韓國信韓大學特聘教授、韓國國防外交協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學博士趙顯珪(Cho Hyeon Gyu)接受《大紀元》專訪表示,儘管韓國對中國維持一中原則,但是如果台海有事,直接關係到朝鮮半島的安全,韓國應關注台灣局勢做好準備。

趙顯珪曾在台北工作三年,也在韓國台北代表部工作過,韓國國防部長訪中與習近平會面時由趙翻譯,熟悉兩岸事務。

相較於美日對台海和平的重視,韓國似乎顯得冷淡,但趙顯珪說,韓國不是不重視台灣,而是中共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基本上韓國人民對台灣中華民國的態度非常友好,韓台也是兄弟之邦。」不過由於韓中的一中原則,韓國跟台灣保持著距離。

趙顯珪說,賴清德選前說過,「願意進行跟韓國的安全對話」,他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大膽的、非常有價值的宣言」,他認為賴清德有這種心願,合作也會採Low key(低調)的機制,可避開中共的干擾。

軍人出身的趙顯珪表示,中共擴張軍備力量,搞強國夢,為所謂「祖國統一」做準備,不過台海一旦爆發戰爭,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這與俄烏戰爭、以哈戰爭的背景與性質根本不一樣。中共政府也知道這個事實,所以中共常提到的「台灣統一、祖國統一」僅止於對內政治的宣傳。

趙顯珪認為,中共實際動武侵台的可能性不高,既然中共聲稱要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那意味北京政府不能隨便、輕易發動戰爭。同時他也認同西方軍事專家所分析,目前共軍登陸台灣的力量尚不足。不過中共肯定對統一台灣採取了某些行動。

被中共當小弟 尹政府2招扭轉

對於尹錫悅政府上台後,政策由「遠美親中」改為「親美遠中」,趙顯珪表示,應該說是「安美親中」改為「親美和中」,他說,尹錫悅改變對中政策包括兩大方面。

第一方面,「文在寅政府太搞壞韓美關係、還有韓中同盟的價值。」他說,韓國也是一個紛爭不斷的國家,特別北韓以及其他很多因素的威脅,韓戰結束以後,韓國非常重視韓美同盟的力量,以確保韓國或者朝鮮半島、東亞的和平與穩定。可是文在寅政府特別忽視韓美同盟的價值,尹錫悅上台後,透過加強韓美關係,確保朝鮮半島穩定。

另一方面,趙說,1992年以來,韓中兩國建交以後,中共一直抱著看不起韓國政府的態度,把韓國當小弟看,認為韓國還是中國的附屬國、朝貢國。忽視韓國是全球公認的第十大經濟實體,第六大軍事強國的事實。

趙顯珪提到,韓國與台灣辦個活動,中共就警告、騷擾甚至制裁,韓國國會議員訪台,駐韓中共人員直接給國會議員打電話,「聽說你這次去台灣,你以後永遠不能到中國」等威脅的言論,這讓韓國政府、老百姓,還有一些中國人非常厭惡。

尹錫悅政府覺得必須改變中共的態度,他上台後就提出,對中政策的改變概括為「相互尊重外交」。趙顯珪表示,這是非常婉轉的表達,提醒中共,韓國採親美政策,並要中共正視韓國在世界的地位,而韓中是國與國的正常關係,韓國不是中共的附屬國。尹的親美政策也獲得韓國民眾普遍的支持。

至於4月國會選舉,親尹政黨敗選,趙認為,主要是民眾對於尹的司法改革、內政不滿,與外交政策無關。

韓中經濟往來不會變

另外,過去亞洲國家多採取「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立場,不過當前美國已改變對中戰略方向,從經濟、科技等方面圍堵中共,過去韓國在經濟、科技領域上與中國有很多合作,未來在對中經濟立場上,是否會與美國同步?

對此,趙顯珪表示,中國占韓國對外貿易約25%,這個比率相當高,所以短時間韓中的經濟往來不會變,不過他也坦言,中國的經濟現在非常不景氣,尹政府親美政策會持續下去。◇

責任編輯:曉玫    台灣台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