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燙傷事故 冷靜、沖、脫、泡、蓋、送六大原則

部桃院新屋分院。(桃園醫院提供)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部桃院新屋分院急診室接收了一位由同事陪同前來的李姓外籍人士,年齡31歲,左手前臂因工作事故遭受大面積二度燙傷,並出現水泡。急診護理師林展伊立即以流動冷水為其沖洗燙傷部位,緩解其疼痛。據同事描述,工廠生產線需要將熱水搬上桌面,卻不慎將熱水溢出灑到李姓人士左手,當時因穿短袖且不知應先用冷水沖洗,便急忙送往醫院。

部桃院新屋分院急診護理師林展伊提醒,燙傷處理需遵循以下六大原則:

冷靜:燙傷意外發生時不慌張,保持冷靜。

沖:立即以流動冷水沖洗燙傷部位,至少15~30分鐘,幫助皮膚快速降溫,減少傷害。

脫:在沖洗過程中,小心除去燙傷部位的衣物,可用剪刀幫助移除,但要避免弄破水泡。

泡:繼續浸泡至少30分鐘,緩解傷口疼痛,但對於燙傷面積大、兒童及老年人要注意避免失溫,絕不可用冰塊直接冰敷。

蓋:使用乾淨毛巾或紗布覆蓋傷口,禁止塗抹外用藥膏或民間偏方(如蘆薈、牙膏、中藥粉、麵粉等),以免引發感染。

送:儘快送往鄰近醫院進行治療。

護理師急診醫師王國政補充道,切勿刻意刺破燙傷部位的水泡,避免感染。身體會自行吸收水泡中的組織液和血液,使其逐漸消失。回家後需每日更換敷料,並觀察傷口是否有紅腫、發熱、疼痛、化膿或發燒等症狀,並配合定期回診。◇

責任編輯:昌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