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球最遠的「旅行者1號」全面恢復運作

人氣 18192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距離地球最遠的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Voyager 1)自從去年11月因故障無法傳回有效數據以來,經過科學家們多階段的遠程修復,現在首次正常地從太空發回科學數據。

「旅行者1號」的四台科學儀器均已恢復工作

去年11月份,電腦故障導致「旅行者1號」無法使可讀數據傳回地球。飛行數據系統(Flight Data System, FDS)的遙測調制單元(telemetry modulation unit)只是重複發送一種難以辨認的代碼。

航行者號任務團隊隨後創造性地修復了與該探測器的通訊,使其在今年4月能夠向地球的任務控制中心傳回工程數據,通報了該探測器的健康和運行狀況。(先前報導:不再胡言亂語 旅行者1號從深空發送可讀數據

然而,問題並未得到完全解決。來自「旅行者1號」的四台科學儀器的數據仍然令人困惑。這些儀器被用來研究等離子體波、磁場和粒子。這些信息很重要,因為它可以向科學家們展示,當探測器飛得更遠時粒子和磁場如何隨著變化。

NASA在6月13日發布的新聞稿中說,5月19日,旅行者號團隊執行了修復過程的第二步,向該探測器下達一個開始傳回科學數據的指令。其中兩台儀器立即恢復正常工作模式,但另外兩台儀器則需要一些額外工作。而現在,所有四台儀器都在傳回可用的科學數據。

宇航局說,雖然「旅行者1號」重新開始進行科學研究,但還需要進行額外的工作來消除該問題的影響。工程師還將重新同步探測器的三台機載電腦中的計時軟件,以便他們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執行命令。

旅行者1號。(Image credit: NASA/JPL-Caltech)

科學家利用創新思維完成遠距離修復

據CNN報導,旅行者號的任務專家花了很多時間和一些打破常規的思考來破解這架太空探測器發來的亂碼。他們做到了,確定了問題的原因:3%的飛行數據系統內存受損。

他們發現,負責飛行數據系統內存存儲部分的一塊芯片沒有正常工作,芯片上的代碼丟失,包括一些電腦軟件代碼,導致「旅行者1號」的科學和工程數據無法使用。

由於無法修復芯片,該團隊想出了個辦法,將該芯片中受影響的代碼存儲在飛行數據系統內存的其它位置。由於無法找到一個足夠大的位置來存放所有代碼,因此他們將代碼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存放在飛行數據系統的不同位置。從而解決了問題。

即將在太空中運行47年

「旅行者1號」目前距離地球約150億英里(240億公里),是距離人類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超過120億英里(200億公里)。今年晚些時候,這些探測器將迎來在太空運行47周年。它們是NASA運作時間最長、距離最遠的探測器。它們都飛過了木星和土星,「旅行者2號」還飛過了天王星和海王星。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是唯一直接對星際空間進行採樣的航天器。兩個太空探測器收集的資訊正在幫助科學家了解日光層類似彗星的形狀,以及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星際空間中的高能量粒子和輻射的影響。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旅行者號項目經理蘇珊娜‧多德(Suzanne Dodd)告訴CNN,「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旅行者號將會發生什麼,但它們一直在前進,這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2023年7月,研究人員向「旅行者2號」發送的一系列計劃指令「無意中導致天線指向偏離地球兩度的方向」。這一微小的變化導致「旅行者2號」無法從任務控制中心接收任何命令,也無法從其位於星際空間的位置將數據發送回地球。同年8月,旅行者號任務團隊利用星際「呼喊」的操作又重新與該探測器建立了聯繫。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太空站種的番茄失蹤近一年變啥樣 照片曝光
出乎意料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黑洞
時隔兩年 藍色起源成功將6名乘客送上太空
超大質量黑洞從休眠中咆哮甦醒 科學家首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