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足球場大的岩石小島住千人 原因出乎意料

人氣 3461

【大紀元2024年06月20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ichael Wing報導/蘇雅編譯)在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非洲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上有座名為「米金戈」(Migingo Island)的小島。因為豐富的尼羅河鱸魚資源,使得烏干達和肯尼亞兩國不斷爭奪米金戈島主權,因此被稱為「非洲最小的戰爭」(Africa’s smallest war)。

米金戈島是一塊突出水面的岩石,只有不到半個足球場大小,上面蓋滿鐵皮寮屋,周圍環繞著超過2.3萬平方英里的水域,猶如一隻鐵甲烏龜般從湖面突起。在這裡,不同國籍的人們雖然面臨領土爭端、漁業競爭和多元化的觀點,各個民族卻能和平共處。

這一切開始於三十多年前,當時有報導稱,米金戈島上漁民一天的收入是非洲大陸漁民一個月收入的三到四倍,巨大的利潤讓人們蜂擁而至,湧入米金戈島尋求財富。

米金戈島位於肯尼亞和烏干達邊境,盛產高利潤的尼羅河鱸魚。為了這個龐大利益,這塊孤立的岩石島因此成為了兩國主權爭議的焦點,具體屬於哪一國,取決於你問的是誰。究竟誰能從中獲益,誰有權徵稅,這是爭端的核心。

米金戈島鳥瞰圖。(Joe Hattab)
肯尼亞維多利亞湖米金戈島。(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烏干達和肯尼亞兩國爭奪米金戈島主權,最後米金戈島歸屬肯尼亞。(Carl De Souza/AFP via Getty Images)
米金戈島幾十年來一直飄揚著肯尼亞和烏干達國旗,引發爭議。(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米金戈島鳥瞰圖。(Carl De Souza/AFP via Getty Images)

在爭議開始的最初幾年,自1991年開始,當米金戈島還被鳥類、蛇和雜草覆蓋時,烏干達警察、肯尼亞海軍和勇敢的漁民就開始在這裡搭建帳篷、建造小屋並升起自己的國旗。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小島靠近深水區,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

隨著尼羅河鱸魚的市場需求激增(如今的出口額達數百萬美元),米金戈島上的人口也隨之增加,儘管對於島嶼的主權歸屬爭議仍然持續。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肯尼亞的漁民乘船抵達此島需耗時兩小時,而烏干達的漁民則需 18 小時,這對某些人來說已足以結束爭論。同時,那片魚類豐富、備受渴望的深海水域恰好位於烏干達領土內,這也為烏干達的領土主張提供了支持。

最終,肯尼亞和烏干達兩國友好地達成了協議,即兩國漁民都可以在米金戈島捕魚。儘管調查得出的結論,正如烏干達最終承認的那樣,米金戈島歸屬肯尼亞。聯合委員會(和Google地圖)也提供了充分證據證明這一點,米金戈島位於肯尼亞境內510公尺處。

尼羅河鱸魚產卵所在的淺水區多屬於肯尼亞,而漁民捕魚的深水區大部分屬於烏干達。因此,目前米金戈島由兩國共同管理,努力在非洲「最小的戰爭」中恢復元氣。

2009年,米金戈島上居民人數為130人。現在,報導稱島上居民人數在400到1000人,使其成為地球上最擁擠的島嶼。

米金戈島的鈑金結構屋子。(Joe Hattab)
漁民紛紛湧向米金戈島,捕撈利潤豐厚的尼羅河鱸魚。(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米金戈島的俯視圖。(Joe Hattab)
據媒體報導,不足半個足球場大小的金戈島上生活著超過1,000個居民。(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許多金戈島居民都有自己的生意或者公司。(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生活在一個熙熙攘攘的小島上,意味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各個方面都要相互包容。

一月份,杜拜電影製片人哈塔布(Joe Hattab)親自拜訪這座小島。他發現這裡大部分是肯尼亞人和烏干達人,但也有坦桑尼亞和剛果人。在管轄權存在爭議的土地上,這裡的社區制定自己的法律,居民聚集融合在一起,並和諧相處。「我們都是非洲人」,一位當地官員在哈塔布的電影中說,「這裡的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一位金戈島居民與來自非洲大陸不同地區的非洲人交往。(Joe Hattab)
米金戈居民在維多利亞湖水中沐浴。(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漁民投訴常遭到官員沒收漁獲和器具。(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位漁民在米金戈島上工作。(Joe Hattab)

米金戈島居民極具創業精神,只要有利潤可賺,就會有人發掘。島上設有超市、藥局、酒吧、妓院、臨時露天賭場、理髮店和漁民秤。據說,住在這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意。

丹尼爾‧奧巴達(Daniel Obadha)在米金戈島經營一家理髮店和一家手機充電站多年,他表示:「我喜歡住在米金戈島」,他還說,「由於很多客戶不僅來自肯尼亞,還來自烏干達和坦桑尼亞,所以生意很多,我賺的錢比在非洲大陸更多。」哈塔布表示,因為不需要簽證,米金戈島吸引多元民族前來居住。

米金戈島被稱為湖中小岩石上的鐵甲烏龜。(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位女士在島上的超市工作。(Joe Hattab)
一位居民在製作島上居民最喜愛的水產餐食,包括魚和薯條。(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位女士在製作麵餅。(Joe Hattab)
島上的居住環境可能會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潮水聲而變得嘈雜。(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一位女士在岸邊盥洗。(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來自烏干達的漁民艾迪森‧歐瑪(Eddison Ouma)在米金戈島生活了五年多,但由於路途遙遠,他每年只回家探親兩次。歐瑪在2019年表示:「我們沒有工作,這就是我們捕魚的原因。」他還補充說,他向島上的烏干達警察支付一些漁獲作為「保護費」。2004年,烏干達開始向米金戈派遣武裝警察和海軍陸戰隊,向漁民徵稅,並保護他們免受海盜襲擊。

不過,肯尼亞漁民開始投訴常遭烏干達官員騷擾,原因包括在烏干達水域捕魚。作為回應,肯尼亞政府向米金戈島部署海軍陸戰隊,幾乎導致兩國爆發衝突。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2019年,來自肯尼亞的肯尼迪‧奧欽(Kennedy Ochieng)被指控在烏干達水域捕魚,並且他捕獲的近700磅尼羅河鱸魚、燃料和魚餌被烏干達警方沒收。

「法蘭西24小時」報導說,近年來,雙方達成的協議平息了一些爭議,雙方漁民被允許在烏干達水域捕魚,不過冒險走得太遠仍可能導致魚獲被扣押。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通過米金戈島獲益的另一個主體是船舶租賃公司,他們通過向租賃船隻的漁民收取十分之八的漁獲來獲利。

米金戈島漁民。(Joe Hattab)
漁民捕獲大量尼羅河鱸魚。(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從空中俯瞰米金戈島。(Joe Hattab)

關於「米金戈」島目前仍存在分歧:肯尼亞人不同尋常地稱,尼羅河鱸魚在肯尼亞較淺的水域繁殖,因此屬於他們。烏干達人理當擁有他們賴以生存的深湖,儘管這個島嶼無疑是肯尼亞的。現在兩國共管這座島嶼,努力在非洲「最小戰爭」的陰影下尋求和解。

因此,在各國政府對這片岩石島嶼的主權進行爭奪之際,漁民及其生計面臨的疑問仍然懸而未決:「我們能夠阻止他們多久?」

原文:1,000 People Live on a Rock Smaller Than a Football Field on a Giant Lake—But You’ll Never Guess Why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韓玉#

相關新聞
風暴過後 美加州湖泊冒出神祕小島
魅力無限的迷人小島
日本島嶼有多少? 又新發現七千多小島
污染影響地質「塑膠岩石」現巴西偏遠小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