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丁子霖評杜導斌事件:自由靠自己爭取

人氣 1

【大紀元11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思婷香港報道/中國網絡作家杜導斌「因言獲罪」,於十月二十八日被拘捕,引起大陸知識界强烈關注。「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丁子霖教授對此感到「非常氣憤」,她雖然不認識杜,但非常佩服杜的勇氣、擔當,所以甘冒風險參加網上聯署運動,要求中共當局立即釋放杜和其他因在網上發表言論而被治罪的年輕人。

「完全是以言治罪」

丁子霖認為中共當局拘捕杜導斌,「完全是以言治罪」。她說,從杜說願意和「不锈鋼老鼠」劉荻一起坐牢,譴責政府對劉荻在網上發表言論的逼害,「這樣的勇氣、這樣的擔當,我是很佩服的!在當前的大陸能有這樣的一位知識分子站出來,是很不容易的」。

丁子霖對當局拘捕杜導斌,向他「下毒手」,感到「非常氣憤」。她說:「國家的這些領導人口口聲聲說依法治國,要執法為民,那麽在網上的這些年輕的知識分子就要這樣抓了一批又一批的,而且被判重刑,和他們(領導人)所標榜的東西完全是背道而馳。」

「我想和他們在一起」

丁子霖、蔣培坤夫婦並不認識杜導斌,但獲悉杜的情況後,他們立即在拯救杜的聯署信上簽名。丁教授說,她知道發起簽名運動的大陸五十八名作家的訴求,以及他們抵抗的理念,「我想和他們在一起」,所以具名聲援他們。

丁教授覺得這次聯署行動很有意義,每一位站出來的人士都寫上了自己真實的姓名和身份,這就意味著一種責任及擔當,大家都知道要冒風險的。她說,杜導斌是爲了營救劉荻,提出釋放劉的倡議才被抓,那麽如果大家都採取沉默的態度,那真是太可悲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次一下一大批正義之士站了出來,其中包括八十多歲的科學史家許良英。

丁子霖說:「我們(她和丈夫)的參加也是義無反顧的。因爲那些參加簽名的年輕人的承擔會比我們更加大,但是他們都那麽義無反顧,使我想到了當年的八九年『六四(事件)』。這份執著,這份對民族理念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這份熱情,像杜導斌、楊子力、劉荻,他們這批是繼承了八九年民主火種(的新一代),所以我想我們必須和他們站在一起。」

「這麼多人站出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她說,她會聯繫在八九年失去親人、孩子的那些母親們站出來,一起營救這批年輕人。「我也是從外電知道杜導斌才三十九歲,都是這麽一批年輕人,而劉荻才二十二歲。我兒子活著的話,今年三十一歲。」

她說:「我覺得我們現在要營救的不是一個杜導斌,要把這批在網上發表言論的年輕人全部營救出來。我想這次能夠有這麽多人站出來,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對同胞國家領導人良知的呼喚」

為了使中共當局盡快釋放杜導斌等人,丁子霖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大家共同來承擔,來擔當。因爲這是對同胞、對國家領導人良知的呼喚」。她表示,儘管體制在沒有改革之前,每個人只是一個微弱的個體,但是這些個體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共同的聲音,強大的呼聲,以引起國際社會和國内海外同胞的廣泛關注。

對於會否因為簽名而遭到中共當局報復,丁子霖認為很難説,「因爲我們是在一個強權下」,她強調他們夫婦倆的簽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簽上了你的名字就意味著要承擔風險和責任」。

「簽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記者問近一段時間以來,從羅永忠、翟羽佳到杜導斌等獨立知識分子相繼被捕,是否反映了一種輿論控制加強的趨勢,這在中國知識分子中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丁子霖認為,目前出現的情況已經可以回答記者的問題,當局已經陸陸續續抓了那麽多人。但是她同時強調,「會有更多的人站出來」。

丁子霖說:「如果中共當局還是要一意孤行的繼續做下去,那麽後果就是政府方面的事情了。我想我們都是憑著自己的良知去做,我們不會估計政府方面會如何如何,因爲目前的判刑,沒有按照法律,經常超期,像劉荻那麽年輕,已經被關押了一年多了,也沒有説法;還有楊子力被關了很久了也沒有説法。如果通過這次聯署信,當局還是要一意孤行的不釋放杜導斌,把老百姓的聲音都封殺了,那麽真是我們民族的悲哀了。但是我想不會的。我覺得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同胞、我們這些知識分子,還不至於墮落到這種地步。」

「制度改革需要大家推動」

記者又問,新領導人上台後,風格似乎有所不同,人們期望很高。杜導斌等被捕後,中國知識界目前對「胡溫新政」的期望是否有改變?丁教授回答說:「我們不了解高層的情況,所以我也不能做置評。但是政治制度不改革的話,那麽自然就會出現各樣的不依法辦事的案例。而制度的改革需要大家的推動,我希望杜導斌事件能夠有一個公正合理的解決,這樣推動我們國家的政治改革很有好處,可以推動東方民主化的進程。」

最近大家都注意到,中國出現「公民維權」的呼聲,維護公民的基本人權、爭取公民的基本自由成為互聯網的話題。作為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丁子霖認為這種發展趨勢有個積累漸進過程,這次有超過五百名公民行使自己的權利,簽名聲援杜導斌,這是行使老百姓神聖的公民權利的時候,儘管可能要付出代價,但這是無權者的權利。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

丁教授指出,「公民維權」要在普通老百姓中普及,與制度的改革是相聯繫的。但是她說:「制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從一件一件事情做起。」營救杜導斌等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底。

制度改革很重要,但如何爭取制度改革呢?丁子霖認為,首先公民的權利意識要覺醒,從每個人做起,就像八九年,北京那麼多市民跑出來聲援學生,持續了那麼久,這場民主運動確實是轟轟烈烈,但當時情緒化的東西還是比較很多,例如整批人參加遊行、絕食。不過,今天可不一樣,大家都經過理性的思考,才決定到底站在哪一邊,站在政府的一邊,還是站在杜導斌、劉荻、楊子立的那一邊。

「他們並非孤立無援」

丁子霖說,聽說楊子力受審那天,他的家人在法庭等了整整一天都未能進去;法新社記者問他的妻子:「你是不是孤軍作戰?」丁子霖不希望楊子力或其他年輕人的家人是這麼孤立無援,而事實上大家都在關注他們的動靜。

丁子霖提到收聽美國之音,聽到美國總統布殊在民主基金會上的演講,說希望中國人也能得到完整的純正的自由,她想這天到來時以言治罪的歷史就會結束。

「自由是靠自己去爭取」

丁子霖提醒大家:「自由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自己去爭取的,如果杜導斌說要營救劉荻就抓了杜導斌,那麼誰要說營救杜導斌又抓他,再抓甲、乙、丙,我們如果都閉上嘴,那麼言論自由就再也沒有了,網上發表言論就會被封鎖。」

丁子霖是中國人民大學退休教授,「六四事件」發生時,她的兒子無辜被殺。其後,她收集天安門事件受難者名單,設法協助受難者家屬,並與其他死難者家屬組成「天安門母親運動」。

欲更深入了解「天安門母親運動」,請參閱 http://jpcom.catholic.org.hk/focus/china/about_tianan.htm

包括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中國青年報記者盧躍剛等五十八名學者、記者、作家、律師等,聯署發表聲明並致中國總理溫家寶公開信,要求當局尊重憲法賦予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對湖北公安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為名逮捕杜導斌,以及近期以来網絡作者動輙被捕或判刑的事件,表示高度關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梁靜茹演唱會柱子票案宣判 主辦方階梯式退款
人民幣出逃 內地遊客蜂擁赴港買保險
【新聞五人行】鐵三角散架?朝俄曝中共偽實力
【秦鵬觀察】重磅調查:中共養大緬甸四大家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