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追求經濟增長 貴州「生態癌症」嚴重

標籤:

【大紀元11月7日訊】被學界稱爲「生態癌症」的石漠化現象已演變成爲喀斯特地區人類生存的最大敵人,特別是石漠化現象嚴重的貴州,數以萬計的人至今還過著貧窮的生活。

    據中國經濟時報11月6日報導,貴州黔西南州安龍、貞豐等縣石漠化現象很嚴重,在一片大約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除了光禿禿的石頭還是光禿禿的石頭,牛羊們想去那裏找點青草吃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是學界所稱「生態癌症」的摧殘力。

  據統計顯示,目前貴州全省石質荒漠化面積達2.2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2.8%,且每年仍以6.7萬公頃的速度繼續擴大。這些石漠化土地主要分佈在境內烏江和北盤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地區形成了特殊的「喀斯特貧困」現象,在中國和世界貧困地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之人為的因素,在本已很脆弱的喀斯特環境中,石漠化還在不斷吞噬土地。

針對每年仍以6.7萬公頃的速度繼續擴大的石漠化現象,有專家呼籲,若不重視治理石漠化的問題,不久,號稱「公園省」貴州將再也無法擁有真山真水的的美名了,各項發展也將會受到限制。

  據研究,造成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爲原因。自然的原因是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土層瘠薄且地表水容易流失;人爲的因素就是,由於人口的增長,對土地的不合理開發利用,使得原本脆弱的地質結構和陡峭的地形,森林植被急劇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儘管雨量豐富,但地表蓄水能力極低,使得貴州省出現了「地下水滾滾流,地表水貴如油」的普遍現象。加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許多地方岩石裸露,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人口貧困。

據瞭解,石漠化現象在貴州的很多地方也被人們稱爲「石魔」。到目前爲止,石漠化現像是貴州省部分地區貧困的主要根源和心腹之患,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山窮水盡無法生存生活的境地。但又經濟貧困,使他們走進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怪圈。目前,包括貴州在內還有些地方,還在以犧牲環境爲代價換取所謂的發展,換取所謂的經濟增長目標,著實令人感到憂慮。

  專家表示,如果不進行重點治理石漠化,貴州就難以從根本上消除貧困,社會經濟更不可能持續發展。而治理石漠化是一個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很強的生態公益事業,在政策、法制和稅收等方面政府應給予強有力的支援,各部門也要在山、水、林、田、路等多種措施上歹相支援,進行綜合配套治理。在實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大力恢復和保護森林植被等生物措施的同時,並開展如建水池、挖水窖、修沼氣池、改竈節柴等輔助工程建設,以及對已喪失了基本生存條件的地區的老百姓實行移民搬遷等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游泳參賽名單出爐 孫楊巴黎奧運夢破滅
中共鼓動公民同意捐獻器官 專家警告小心
政治經濟壓力下 中國中產掀起「逃離潮」
洪災不止 桂林一醫院進水斷電 福建15村斷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