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贵州“生态癌症”严重

标签:

【大纪元11月7日讯】被学界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现象已演变成为喀斯特地区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特别是石漠化现象严重的贵州,数以万计的人至今还过着贫穷的生活。

    据中国经济时报11月6日报导,贵州黔西南州安龙、贞丰等县石漠化现象很严重,在一片大约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除了光秃秃的石头还是光秃秃的石头,牛羊们想去那里找点青草吃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学界所称“生态癌症”的摧残力。

  据统计显示,目前贵州全省石质荒漠化面积达2.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8%,且每年仍以6.7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这些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境内乌江和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喀斯特贫困”现象,在中国和世界贫困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之人为的因素,在本已很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石漠化还在不断吞噬土地。

针对每年仍以6.7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的石漠化现象,有专家呼吁,若不重视治理石漠化的问题,不久,号称“公园省”贵州将再也无法拥有真山真水的的美名了,各项发展也将会受到限制。

  据研究,造成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的原因是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土层瘠薄且地表水容易流失;人为的因素就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原本脆弱的地质结构和陡峭的地形,森林植被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尽管雨量丰富,但地表蓄水能力极低,使得贵州省出现了“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普遍现象。加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许多地方岩石裸露,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

据了解,石漠化现象在贵州的很多地方也被人们称为“石魔”。到目前为止,石漠化现像是贵州省部分地区贫困的主要根源和心腹之患,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山穷水尽无法生存生活的境地。但又经济贫困,使他们走进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目前,包括贵州在内还有些地方,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发展,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目标,着实令人感到忧虑。

  专家表示,如果不进行重点治理石漠化,贵州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社会经济更不可能持续发展。而治理石漠化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很强的生态公益事业,在政策、法制和税收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强有力的支援,各部门也要在山、水、林、田、路等多种措施上歹相支援,进行综合配套治理。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等生物措施的同时,并开展如建水池、挖水窖、修沼气池、改灶节柴等辅助工程建设,以及对已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的老百姓实行移民搬迁等等。@(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家:A股IPO遭严控 会有严重后果
【中国观察】神秘中央科技委与中共核武
中国富豪流失全球居首 大多移民哪四国
中领馆官员遮挡成蕾入镜 澳总理对李强喊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