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走近人群的鋼琴家——解曉菁

人氣 24
標籤:

【大纪元12月30日讯】[記者謝欣園╱台北報導]廿二歲那年,她隻身飛到奧地利的名門學府——莫札特音樂學院(Mozarteum),鄉愁來不及在房間漫渙開來,她已經端起西方的音樂饗宴,細細品嚐。

入名校 好手交鋒

甫進學校,極為欣賞她的老師即鼓勵曉菁參加比賽,以拓展個人知名度,她回道:我不要,我不是為了表演來學琴的。

在奧地利數年中,她與來自世界無數的優秀學子交過手,與校園內許多天才談過天,並參加過世界鋼琴大師Prof. Alfon Kontrasky 及Pogany Lazlo的精進課程,也參加過好手擠破頭的「德國藝術歌唱暨神劇」 伴奏課程。春去秋來,她寫下了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每當在奧地利的家中練琴,透過明亮的大窗,看著外面的大樹變化,她的心情也隨之變化,敲在琴上的力度、音色隨之不同;唯一相同的是,練琴的那種快樂。

在歐洲近十年的傑出表現,曉菁被推薦至美國俄亥俄音樂大學(The School of Music Ohio University)主辦之全國性音樂比賽擔任比賽伴奏。這次的美國之旅,讓評審委員對她的讀譜速度與珠玉般的音色感到驚訝;翌年,她考進該校演奏系,讓另一段音樂的學習豐富自己的人生。

與舞台背道而馳 走進人群

在歐洲與美國,她多次婉拒師長的好意,堅持不走向人人嚮往的舞台生涯,她喜歡音樂,但彈琴不是只有為了表演而已;如同小時候的個性,被大人強迫公眾作娛樂性的表演後,回房就大哭一頓。

畢業後,曉菁選擇落定台灣,落在一個她已看準的地方——教育界。

對機器、電腦等現代物品一竅不通的她,唯獨對音樂有著跨越時空的領會。教課時,她會問學生,你覺得作曲家這裡為什麼這樣寫?

在她面前,學生只要坐到了鋼琴前方,她就要學生去瞭解曲子,很多學生學了樂理,可是卻還是看不懂曲子的架構,「樂理不是背名詞。」

曉菁要學生去試著瞭解,樂曲如文,起承轉合、無一不全,ff、mf等記號的排放都是有緣故的,這樣學生慢慢的就會融會貫通,知道如何彈出曲子的精神與容貌;「一首曲子,十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詮釋,但是,自己要很清楚為什麼這樣彈。」

她認為,能被譽為彈得一手好琴的人,必定是技巧與精神兼屬上乘。演奏者的技巧和精神是等同的,彈琴的方法因人而異,演奏者在眾多方法中擇一而定,隨之流瀉的音色也蘊含了鍵盤上舞動的那雙手想傳達的心意。

鋼琴家解曉菁

難接受現代音樂 崇尚古典

在莫札特音樂學院裡,融合古典與現代,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她還是無法接受現代派的作曲方法,每次有現代派作曲發表,她笑著說,我都躲得遠遠的。

「以前人的音樂是敬神的,所以可以拿來教化人心;現代的作曲卻是強調個人,變成越奇怪越好。」曉菁在學校見過許多天才:對喜歡的音樂可以過目不忘樂譜的、看過一次樂譜就可以寫出來的、移調或轉調即興作曲極為快速而縝密……

「我們學校學作曲的同學頭腦都超好的;可是曲做出來,都是那個樣子,我認為是跟大環境有關係,你想在這個範疇出人頭地,你就要跟別人不一樣;大家都這麼怪,你不比別人怪,你就很怪。」曉菁聽過發表會上,同學以音樂來表達人心醜陋的那一面,技巧十分高超,可是聽了卻令她難受不已。

她解釋,當音樂家的心境是趨向良善的一面,她的演奏就會跟著那個特質相和;她不懂的是,美好的音樂可以感動人,為什麼要將樂曲做成那樣呢?

隨其自然 接受上天賦予的挑戰

曉菁目前在台灣從事即興舞蹈伴奏,工作壓力巨大。她在接任的第一年,絲毫不敢放鬆,細細研究舞者的每一個動作特質,以便彈出與其唱和的音符,「彈奏的音調與她的動作越相和,越可以可以幫助舞者。」在觀察同時,她腦中還得即興編曲,不能斷掉,維持兩小時以上。「現在可以掌握的比較好,壓力比較不那麼重。」

許多藝術家有自己的個性,感覺不對或不舒服時,彈琴的伴奏往往是第一個遭殃的,曉菁對此淡然處之,「我知道可以挑老師,配合的越久,默契當然越好。可是我想順其自然,該是我的挑戰和考驗,我就該去欣然面對。」

鋼琴大師傅聰曾經嘆息:「比賽不適合音樂」,曉菁內心十分贊同這句話,此次她應邀參加新唐人電視台主辦之「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準備的是自己四年來的創作樂曲:風動鈴動心不動。她將觀察法輪功學員自一九九九年七月遭受迫害後,不斷向世人尋求理解與幫助的和平歷程,與她四年來向周遭親友講清真相用音樂詮釋出來,她表示,這將是她與觀眾最誠心的分享。(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華傳統武術亞太初賽55人入圍 將赴美複賽
自製比例太少 迪士尼替補頻道未定案
民進黨早年也推總統即問即答 卓榮泰:因不適當才沒過
黃國昌稱政院覆議理由造謠 卓榮泰:條文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