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毅案無進展 中央藉媒體向上海施壓?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9日訊】亞洲時報田鏡12月9日報導﹐近日中國新華社旗下的新華網在同一天發表的數篇文章,數令人聯想到上海市處理周正毅案的有關問題,由於外傳周案至今沒有進展,似乎中央是在透過輿論監督的力量對付一些地方勢力。

12月9日的新華網,突然刊出了一篇10月20日的新聞。該篇報導引述《21世紀經濟報道》,指有“上海灘女首富”之稱的上海商人孫鳳娟,被控“虛報註冊資本”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也是在12月9日,新華網又刊登了另一篇題目為《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懮,誠信體系建設在上海》的文章;該文表面上也是恭維上海市在“誠信建設”方面的建樹;可是,文章的頭一句更有點莫名其妙地說:“這是一個略顯尷尬卻又十分緊迫的話題。”試問,如果上海真是做得那麼好,何來“略顯尷尬”和“十分緊迫”?

這兩篇報導都令人聯想到上海周正毅案,上海農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正毅在9月5日被上海市公安機關逮捕。巧合的是,周正毅的罪名也是涉嫌虛報註冊資本;而且,周正毅也被部份香港傳媒認為是“上海首富”。

自9月份以來,周正毅案一直沒有甚麼進展,中國《財經》雜誌在11月下旬的一期就罕有地披露了調查人員在周正毅案面對的困難。該文直指:“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處理突發事件、查處違法行為、追究有關責任人等,都需要各部門的積極支持配合。”

事實上,周正毅案,一直充滿爭議,這連串事件已經對上海的國際形象構成形影響:周正毅涉及土地腐敗,拖欠拆遷戶賠償,以及非法銀行貸款被捕,但各涉及單位對事件一直也是隻字不提,而代表拆遷戶苦主的律師鄭恩寵,更是給上海市當局以”泄露國家機密”罪名判刑三年。

新華網的《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懮,誠信體系建設在上海》一文,引述上海市社科院經濟學博士李建指出:“在一個失信狀態下的社會中,國民收入等資源的再分配傾向於那些不誠信的人﹔而建立在一個完備社會誠信體系基礎上的信用社會才能實現資源公平﹑合理以及有效的配置。”

另外,該文又引56歲的上海市民袁存義說﹕“社會誠信體系就是再也不要讓老實人吃虧﹗”文章又指:身處改革開放前沿,市場經濟體制較為完備的上海被國家挑選為打造“誠信中國”的試點城市。

事實上,中國媒體對上海市政府處理和周正毅案有關的問題上一直都有關注和批評;11月26日,《中國經濟時報》就曾經發表文章,批評上海當局將鄭恩寵和其他拆遷戶打成“泄露國家機密”久缺法律依據。

值得玩味的是《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懮,誠信體系建設在上海》一文的幾個副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你騙了所有的人,結果發現,你被所有的人騙了”;“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在不斷被上海拆遷戶問題困擾的上海市領導看來,這幾句話對他們可會有甚麼啟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拆遷戶律師鄭恩寵判三年 罪名被指可笑
韓東方:鄭恩寵被判刑反映中國沒有法治
鄭恩寵被判刑三年妻子痛批官商勾結上訴到底
朱鎔基吳邦國支持徹查周正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