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分析家稱伊拉克戰爭之後油價可能大動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特稿)儘管布希總統強調,與伊拉克之間的衝突與石油無關。然而,美國分析家指出,任何對付伊拉克軍事行動的期間長短和成功,以及海珊總統是否會像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期間破壞科威特油田一樣火燒伊拉克油田,都可能決定戰後幾個月、乃至幾年的國際油價,並且影響世界各地的經濟。

原油價格已在七日攀升到一桶三十五美元的近兩年高峰、反映世人對美伊爆發戰爭的緊張預期,坐擁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已知石油蘊藏的伊拉克搖搖欲墜的石油業,再度引起美國、法國、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主要國家的注目。

在九一年波灣戰後聯合國強加的制裁下,伊拉克的石油產量已減到一天二百萬桶以下,基本設施也不斷惡化。但是布希政府寄望推翻海珊之後伊拉克會大幅增產石油,並以幾十億美元的新收入來振興經濟。

分析家表示,那是對戰後伊拉克的樂觀預期。因為即使在最佳的假設情況下,一場相當短暫、兵不刃血的戰爭讓伊拉克的一千五百座油田絲毫無損,還有一位更友善的領袖取代海珊,伊拉克的石油業仍然充滿了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因素,可能使投資人仍然裹足不前。

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估計需耗資二千至四千億美元的伊拉克重建工作,以及在各族裔團體間可能爆發內戰的情況下進行重建的危險。

分析家估計,伊拉克的石油外銷數量由聯合國監督執行的﹁石油交換糧食﹂計畫下的一天二百萬桶恢復到預期的六百萬桶水準,需要大約十年的時間以及至少四百到五百億美元的額外支出。

在短期內,伊拉克的油田能夠每天生產大約三百萬桶原油,假定油價仍然維持強勁,一年將有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億美元的收入,仍遠不及伊拉克重建所需的經費。

華府PFC能源諮詢公司分析師阿卡迪(RaadAlkadiri)說:﹁你可以感覺出華府有些人,尤其是鷹派的(布希)政府成員,甚至在還沒到那裡之前就把伊拉克石油收入的十幾倍花掉了。﹂

他指出,伊拉克沒有那麼多收入可花,﹁說你能在重建伊拉克的同時支付占領的開銷並且振興該國經濟是無稽之談。﹂

根據專家的說法,伊拉克實際上是坐在油海之上,已知的蘊藏量高達一千一百二十億桶,或許還有另外二千二百億桶的蘊藏。但是在已發現的七十四個油田中,伊拉克只開採了十五個,而在聯合國制裁後,伊拉克的油田、抽油站和外銷倉棧都在迅速惡化,以致石油產量以一年十萬桶的速率減少。

分析家表示,要挽救和現代化這些油田設施,伊拉克將需要鉅額外來投資。美國政府禁止其石油公司與伊拉克往來,但是許多其他國家的公司,尤其是與伊拉克有長期關係的俄羅斯和法國公司,都準備在伊拉克開放其油田供開採時爭取有利可圖的交易。

但由於美國揚言在海珊拒絕提供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的證據時攻擊伊拉克,他們一直在進行的談判和交易正岌岌可危。

例如,一九九七年俄羅斯石油鉅子Lukoil曾與伊拉克簽署恢復已知蘊藏量達七十八億桶的al-Qurnah油田的三十五億美元二十三年合約,伊拉克卻在俄羅斯總統蒲亭支持美國領導的制裁努力後擱置此一交易。

法國的TotalFinaElf石油公司也在與伊拉克談判合約,但是任何交易都可能因為法國政府反對美國用兵攻打伊拉克而遭到危及。

華府PFC能源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專家穆哈瑪迪說:﹁我認為美國政府會願意以石油與任何人交換參與(攻伊行動)。﹂但是他說,﹁石油本身並非獎品,還有更大的獎品﹂,聲稱美國更感興趣的是遏阻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以及展現它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美國國務卿鮑爾一直極力否認布希與副總統錢尼的石油業背景引來的美國是在垂涎伊拉克石油的指控。他最近曾說,那些油田是伊拉克人民的財產,美國也將為伊拉克人民保管任何生產收益。

  但是美國占領伊拉克將會為美國油公司以及錢尼原先主持的哈利柏頓等石油服務公司大開機會之門,可能讓它們為伊拉克改善石油設施或修復伊拉克人破壞的油田而賺進數十億美元。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發生類似世界末日的情況,一場曠日持久而破壞伊拉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鄰國油田設施的血腥戰爭,就可能使油價攀升到六十或八十美元一桶的天價,並且至少兩年內居高不下。

  穆哈瑪迪說:﹁西方國家和日本勢必要大量釋出它們的戰備貯存,那真的可能使市場大亂。(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