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學者張五常的隕落

人氣 1182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十多年前,香港出現了兩位經濟學泰斗,一位是陳坤耀,一位是張五常。但十多年後,這兩人卻境況迥異,前者現任嶺南大學校長,對教育做出重大貢獻,後者卻因涉嫌在美國逃稅而遭通緝,目前不知所蹤,令人唏噓不已。

八、九十年代,陳坤耀和張五常的名聲遍及香港,他們在學界的地位和對經濟問題認識的透澈,社會上無出其右。有趣的是,這兩人都曾在香港大學任教,香港「九七」轉移前,陳坤耀更因學而優則仕,獲前香港總督彭定康委任為行政局議員,為港英政府劃謀獻策。

至於張五常,自從聲名遠播後,本身也開始經營生意,且獲得很大成就。但世事無常,已離開港大的他,近兩個月來卻因涉嫌在美國逃稅而身陷窘境。據報導,現年六十七歲的張五常,自一九八九年起在美國經營停車場業務,每年賺取千萬美元,但他一直沒有報稅。直到最近,被美國當局控告逃稅。

上月底張五常在港召開記者會提出解釋,且坦承自己已因此事而身敗名裂。一個多星期前,他又發表公開信,以在美國不會獲得公平審訊為由,決定不赴美受審。自此以後,張五常即失去蹤影,美方兩天前終於向他發布通緝令。

事情演變至今,誠如張五常本人所說,他已經身敗名裂。但無論如何,不少人並未因此否定其在香港學術界的重要地位。

學界人士指出,張五常於一九六九年發表的「佃農理論–引證於中國的農業及台灣的土地改革」博士論文,就已經取得驚人的學術成就,推翻了二百年來經濟學家對有關問題的傳統知識。一九九一年,張五常更成為諾貝爾經濟學頒獎典禮上唯一不曾獲獎的座上客。據稱,當年的獎項得主羅納德科斯曾公開表示,「張五常以及他人的優越貢獻,是我的著作受到重視的原因」。

據報導,中國大陸學界自一九八二、八三年起就認識張五常及其著作,其「賣桔者言」在大陸十分受歡迎,而「經濟解釋」一書甚至被某些大學教授列為學生的必修課本。

多年前大陸一個書店的網站統計出,張五常的「佃農理論」、「賣桔者言」、「經濟解釋」及「張五常文集」,各有二十萬至五十萬人閱讀,讀者差不多都給予滿分。

除了學術成就外,張五常早年對香港經濟的預測也相當精準。資料顯示,九七年張五常仍擔任港大經濟系系主任時,就曾表示對香港匯市幣值抱持樂觀態度。那時香港正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國際投機者對港元虎視眈眈。

張五常當年指出,港美聯繫匯率制度從一九八四年開始實施,經過數次大風浪都能堅守,預料這一次也能安然穩守七點八的關口。

印證於現狀,港元也確實一如所料,度過了風險。

一九九九年,張五常也曾預測香港的通貨緊縮將會在香港禍患三年,三年內香港經濟沒有復甦機會。此外,同期間財政司司長曾蔭權預測香港的財政赤字只有三百億港元,而他卻預言赤字將會多出一倍。今天看來,這些預測都頗為準確,譬如至今經濟並未復甦,財政赤字已超過七百億港元。

此外,當年張五常也曾建議港府削減公務員薪金,以減少財赤,又建議港府容許經濟上較富裕的大陸學生來港讀大學,以及讓公營醫院逐步私營化及開放給大陸民眾使用。這些建議,港府似乎都正在考慮或實施中。

去年香港報章曾報導,張五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選之一。其後張五常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證實,的確有諾貝爾獎委員會人士在收集他的資料。對於是否有信心獲獎,當時張五常沒有正面回答,只說,「這好比賭輪盤,輪盤一轉到你就有中獎的機會」。

今天看來,張五常得獎的希望當然已經幻滅,但此舉足證其在經濟學界的成就,並非浪得虛名。

一九九五年著名歌星鄧麗君突然逝世後,張五常曾讚揚鄧麗君甜美的歌聲飄揚大陸,對大陸民眾的思想開放有直接影響。比起鄧麗君,張五常在中外經濟學界的地位也相當崇高,獲得不少人敬重,但誰也不會想到他今天竟然會有如此下場,著實令人慨嘆。張五常當年曾以「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來悼念鄧麗君的早逝,如今,未知他又如何形容自己?font color=#ffffff>(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福建暴雨致52萬人受災 客家第一祠坍塌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結婚登記量跌破200萬對
【百年真相】中共一再被俄總統普京打臉
西方稀土供應鏈全面啟動 一文看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