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路透社出現炸彈看就業問題

標籤:

【大紀元3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北京3月12日報導) 一名黑龍江人於三月十二日十點半闖入北京三環福盛大廈的路透社辦公室聲稱攜帶自製炸彈,威脅在場人員,經過幾個小時對峙後於下午兩點被警方制服。中國有些地方下崗工人持續發生個人和集體上訪抗議事件可以看得出來中國政府如何中國改革社會保險體系澤增加下崗工人再就業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工作必須攻克的難關。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長張左己在三月十二號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不能夠確切的知道這名黑龍江人為何採取這樣激烈的行動。原因和情況正在調查之中。他說在中國的計劃經濟之下降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它的時間之短調整力度之大,下崗失業的人員之多應該說在中外經濟調整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社會保障政策受挑戰*

張左己說: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人為了表達自己的願望採取一些個人的過激行動甚至產生一些群體事件我覺得是不奇怪的。他說中國已經採取的有效的步驟來因應這些問題。比方說為了進一步做好擴大社會保障工作,中國政府繼續加強‘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以及確保養老金按時候足額發放和城市低保的工作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繼續擴大個項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

但是縱觀中國政府推行這些社會保障政策這些年來,中國老工業區下崗職工上訪和街頭抗議事件仍然不斷發生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來自河北省的人大代表張家口市一個地區的民政局長劉希光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全國實施的三條保障線在個別地方,個別時候還銜接的不太好。

劉希光說:我的建議就是三條保障線的銜接要從實際上多進行調查,對出現的問題確確實實的解決。比方說企業施行最低生活費以及勞動部門施行的最低保險,民政部門施行的最低社會保障,三條保障線銜接好了之後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他說在個別時候還出現一些不協調的地方。因此要加強社會調查,要督促出台一些結合本地區實際具體的 便於掌握,規範的一些有關三條保障線銜接具體的文件規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知名經濟學者在接受記者訪問的時候卻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他指出老工業區本身一直是一個受計劃經濟比較大的地方,而經濟結構調整是比較困難的地方。他說:計劃經濟本身影響比較深入有事情它不是靠自己,他一定找政府,那這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大工業區有這種慣性。這個政府是有職責,但是要說清楚的是人人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為自己負責。

*經濟結構調整的探討*

這位學者表示反觀浙江省本身並沒有大的工業基地。國家投入不多而非常少出現類似老工業區那種上訪上街抗議的事件就是因為浙江人敢於拼經濟的思路。他說:他們自己講用千用萬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那最後才能辦成一千樁事,一萬樁事,所以一定要靠一定的勤奮,自己對自己負責。才能作我這件事情。因此他認為從某種程度上這些老工業區的下崗職工應該向浙江人民學習。但是老工業區的問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問題是大家都作小買賣誰來買呢?因此不是單純作小生意給一些政策的問題。

他說隨著技術的提高,結構的改變他們所需要的工人已經不是下崗工人能夠適應的了。他說:換句話說它調整結構之後需要的是有文化,有知識能操作的新一代工人而老一代工人在這種擴張之間,處於被絕對下崗的境地了。

因此解決下崗工人的辦法就是各種非公所有制的企業齊上來吸納失業的人。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建議是否適當的對地下經濟網開一面。他說實際對解決就業問題還是蠻有好處的。最後他認為政府在保障在業工人的政策導向方面要作適當的修正。他說:有的時候,你施行的政策是特別保護在業的工人的,但實際對非在業工人可能形成某種威脅。他說有些立法立法的本意對在崗的工人拿了一份工資之後背後還有一份福利,福利高就是企業運營的成本。因此企業在運作的時候顯然要考慮這個問題。要麼企業冒險不去交這分東西,要麼不用人。 因此在這個時候出現立法和條例的本意是為了保障工人的利益,最終卻使得工人,沒辦法上崗喪失了他們的根本利益。他說:你只能是和勞動生產力相比我們來談你的收入和福利,這樣就不難理解三資企業它的收入高,國有企業它的收入相對要低的理由了。

*政府職能與市場機制相互調配*

這位學者表示 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必須的一個東西,這個一定是政府的職能,不是說 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可以得到解決的。他說社會保障基金可以通過稅收,以及強制性的方法使得企業和個人對自己負責。他還說:我的想法是如果有能力對自己負責而不負責,別人也不會對你負責。

中國學者李培林則認為除了完善失業保險,完善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體制,在宏觀調控上應當有針對解決就業問題的新舉措,從依賴財政擴張政策向輔之以貨幣政策轉變,即適度放鬆銀根,分配政策向低收入群傾斜來刺激消費市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以城海法人體炸彈再次驚爆
以色列公共汽車又遭到炸彈襲擊多人死傷
海法巴士爆炸事件死十五人以色列在加薩反擊
哥倫比亞東北部汽車爆炸七死七十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