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下令他國領導人出國並非第一次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伊拉克駐聯合國大使昨天指控布希:「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國領導人命令另一國領導人離開他自己的國家」。其實這並非第一次美國總統下令他國領導人離開自己的國家。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美軍入侵巴拿馬,逮捕了巴拿馬領袖諾瑞嘉,到現在諾瑞嘉還被關在邁阿密的監獄裡。

  巧合的是,下令捉拿諾瑞嘉的是現任總統的老爸老布希總統,在幕後運籌帷幄的是當年的國防部長、現任副總統錢尼,而執行這項任務的正是當今的國務卿,當年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四星上將鮑爾。

諾瑞嘉當年是不可一世的南美一霸。這位滿臉坑疤,不把老美看在眼裡的前巴拿馬強人,被老布希形容為邪惡的毒品走私、勒索、洗錢集團首腦,必除之而後快。

  諾瑞嘉在住家社區裡原是個小混混,不喜歡唸書,考不上中學,到秘魯利馬去唸軍校,畢業後回到巴拿馬,加入巴拿馬國防軍,官拜少尉。生性叛骨的他,一九六八年追隨他的上司杜里荷上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的總統阿里亞斯。

杜里荷政變成功,自任國防軍總司令及政府首長。諾瑞嘉幫助政變有功,自此成為杜里荷的左右手,一路升到上校,擔任國家情報局局長,大權在握,凡與杜里荷不和的政敵,關的關,殺的殺,流放海外的不計其數,成為全國最令人畏懼的人。

  杜里荷勤政愛民,任內最大政績是對美國軟硬兼施,迫使卡特總統簽下和約,同意於一九九九年將巴拿馬運河交還巴拿馬。這項成就至今仍令巴拿馬人津津樂道,懷念不已。

  可惜杜里荷於一九八一年一次空難中喪生,遺缺由參謀總長巴勒德斯將軍接任。一九八三年巴勒德斯任滿下台,諾瑞嘉取而代之,自己升自己為將軍,擔任國防軍總司令及政府首長。

  諾瑞嘉承襲杜里荷的反美理念,卻又沒有杜里荷的外交手腕,凡事與美國對著幹,想把美軍逐出巴拿馬,完全不把美國看在眼裡,令美國恨之入骨。

一九八九年,美國對他已忍無可忍,遂指控他主謀走私毒品到美國、洗錢、勒索等罪名,要求他自動下台,諾瑞嘉根本不予理會。美國中央情報局於是策動一項內部政變,未料政變功敗垂成,發動政變的吉洛迪少校當場被處死。為此,老布希總統及鮑爾都遭到美國國會及媒體的痛批。鮑爾在他的回憶錄「我的美國旅程」中,曾對這段稍嫌草率的行動懊惱不已。

  於是錢尼與鮑爾向老布希建議,乾脆派兵攻打巴拿馬,把諾瑞嘉活捉回美國法辦。為了「師出有名」,老布希政府還請出佛羅里達聯邦大法官釋憲,並由司法部於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公佈「特別法律意見」,強調美國政府有權在海外逮捕走私毒品到美國及在美國洗錢的罪犯。

  於是在「符合國際法及國內法」的尚方寶劍下,鮑爾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派精兵攻入巴拿馬,放火焚燒國防軍總部,在雙方戰鬥過程中,有三百十五名巴拿馬軍人喪生,美軍方面也犧牲二十三人,另有數百無辜民眾被波及喪命,但諾瑞嘉仍趁亂脫逃。

  鮑爾在回憶錄中提到這一段,又是一陣懊惱與失望。不過他仍透過電視媒體對巴拿馬人說:「恐怖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接下來的幾天,美軍在巴拿馬城進行地毯式搜索,並懸賞捉拿諾瑞嘉。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諾瑞嘉闖進教廷駐巴拿馬大使館要求政治庇護,美軍將大使館層層包圍,無論如何不讓教廷大使館保護諾瑞嘉出境。僵局一直持續到元旦假期。

  元月三日,諾瑞嘉在美軍威脅衝入大使館抓人的情況下,為不增加教廷大使館的困擾,穿上整齊軍裝,戴上少將軍階,挺起胸膛走出大使館,美國士兵對他行禮後,戴上手銬,專機兼程送交邁阿密法院審理收押。

  元月五日,鮑爾從華府飛抵巴拿馬,對巴拿馬人說:「我現在把巴拿馬交還給你們」。

  一九九二年,諾瑞嘉被邁阿密法院以十項勒索、走私毒品及洗錢罪名,判處有期徒刑四十年,目前還在邁阿密監獄服刑中。

  鮑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他對捉拿諾瑞嘉軍事行動中,傷及數百名無辜民眾,感到非常抱歉,但他知道,美軍已盡可能避免傷及無辜。

  時過境未遷,幾乎是同一批人,幾乎在演同一齣戲碼,捉拿對象也是邪惡當頭,一個是被控以毒品殘害美國下一代,一個是被控以生化恐怖武器威脅美國。醞釀期間儘量在法理上尋求週延,無論是大法官解釋,或安理會一四四一號決議案,無非都為「師出有名」。同時在出兵前也一再強調,絕對儘量避免傷及無辜民眾。

伊拉克總統海珊已聲明打死不離開伊拉克,不知道萬一海珊也被活捉,是否會帶回美國,讓他到邁阿密跟諾瑞嘉作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拿馬電力公司電力被偷損失一千九百萬美元
巴拿馬波多貝羅鐵人三項三月十六日開賽
巴拿馬汽油價節節高升業者建議政府取銷稅金
美軍以人道援助任務重返巴拿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