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讓教授宣揚《中國民間藝術》

展覽講學促進東西文化交流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7日訊】【本報記者孫化宇報導】 從1999年到今年﹐每一年楊先讓教授都應邀到路易斯安那州的LSU大學為教授和學生們做中國美術講學。今年的主題是《中國民間藝術》。這次講學和藝術展覽於兩年前開始精心策劃﹐於今年三月六日至三月三十一日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Baton Rouge)的文史館大廳隆重展出。舉辦單位由路州華風社社長但孟新﹑胡南海夫婦與LSU大學藝術系的教授們同心合辦。(標題圖示:楊先讓教授與中國民間藝術著作–中國鄉土藝術(左)﹐黃河十四走(右))

楊先讓教授 于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是第一位成立“民間藝術系”的前輩。在80年代中實屬民間藝術的權威。退休來美十年中寫文章﹑辦展覽﹐講學等等﹐過著閑雲野鶴的生活。楊教授 的版畫是唯一中國人在休士頓市中心美術院展覽的中國美術。楊教授的獨到見解是﹕在我們的畫中吸收西方繪畫的影子﹐也要使西方人來學習中國藝術的內涵。壯大中國的文化﹐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此次《中國民間藝術》展覽從西人老師負擔經費﹑佈置等等﹐每一個環節都是義工人士全心的投入。展覽裡有民間藝術著作﹕黃河十四走﹑中國鄉土藝術和皮影專著﹐以實證民間藝術的來源和背景。有庫淑蘭的剪紙﹑八卦百衲褥面﹑河北蔚縣的彩色窗花﹑瓦當﹑香袋﹑荷包﹑苗族刺繡盛裝﹑虎頭帽﹑虎頭鞋﹑門神﹑蛙枕﹑魚枕等等百餘件。

開幕會上﹐由文史館的館長致辭﹐並特請楊教授做三場講學。講學中穿插投影﹐把擠滿全廳的與會者帶到中國民間百姓的生活中﹐講訴民間藝術的背景和中國婦女的故事。例如﹕在窮苦的中國民間﹐婦女們一點一點的攢下別人家裡剩下的小布頭﹐縫成八卦百衲褥面。她們不苛求色彩的搭配﹐只考慮內涵和實用價值。縫製八卦百衲褥面是為了保祐兒女們的成長﹐這和美國方便的條件有天差地別。又例如﹕庫淑蘭的剪紙是表達她自已的內心世界。庫淑蘭雖窮﹐但用剪紙的藝術把自已剪成美麗的仙女﹐將幸福的景象表達在剪紙中。她生於患難但死於安樂﹗

此次藝術展中更有78歲的皮影專家秦振安弟兄在現場表演皮影﹐讓與會者大開眼界。楊教授的講學和秦先生的皮影表演真是一靜一動的精彩搭配。觀眾多數是西方人的與會者﹐他們時而感動落淚﹐時而報以熱烈的掌聲。

楊教授表示﹐此次《中國民間藝術》展覽成功的舉辦過程中﹐有許多感人的事跡。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一位學姐張乃光女士(畢業於1950年)﹐能在兩人20年沒見面的巧機緣下來到休士頓﹐並一起去路州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展﹐是一件有意義的窩心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週日僑二陳偉梅藝術展
官員:美國密切關注為工人接種禽流感疫苗
美國農業部:首次在羊駝中檢測到禽流感
Uvalde家長指控Meta和《使命召喚》培養槍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